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二百一十六章 花之争(五十八)

第二百一十六章 花之争(五十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吃过了晚饭后乔治安娜一个人回到了船舱,波拿巴则继续忙他的“大事”去了。

事业型的男人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时间陪女人。

她刚在桌边坐下,恍惚间仿佛看到另一个人坐在她的对面,他油腻的头发垂了下来,像帘子似的遮住了大半张脸。

他倒是有很多时间陪她读书。

她刚翻到了刚才看到的那一页,雷拉就端着红茶进来了。

“夫人,我念给您听吧。”雷拉轻柔得说。

乔治安娜将书递给了她,然后捧着红茶,侧躺在躺椅上。

17世纪时欧洲迅猛发展的世纪,因为地理大发现、因为工业革命、也因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相较而言尽管俄国的疆域辽阔,却还是个十分闭塞的农奴制国家,在彼得大帝执政初期,俄国与康熙登基初期的清帝国基本处于同一阶段,但随着彼得大帝试图与欧洲建立联系,俄国的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不论是沙皇还是普通的商人都需要新的市场,这时候沙俄国家的总体利益之所在。

西伯利亚西起乌拉尔山,东至叶尼塞河,毫不夸张得说那是个广延千里的无人区,落后的生活方式、稀疏的人口和严寒的气候使得这里成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地区,而来自中国的茶叶最终成为开发西伯利亚的钥匙。

恰克图蒙古语的意思是“有茶叶的地方”,继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后,中俄在1727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条约规定以恰克图河为界,恰克图划归俄罗斯,南面清政府新建一座恰克图市场,汉商习惯称为“买卖城”。

尼克问过一位俄国人关于《尼布楚条约》的看法,对方认为中方将收回雅克萨看得无比重要,而俄国人想要的则是进入中国经商的权力。但不论是战争还是贸易,清庭都不想要,他们只希望能与俄国边界保持安宁无事。

《尼布楚条约》在俄国人看来是一个通商条约,一个恰克图抵得上三个省,“茶叶之路”就像是一条负载着文明的河流,源源不断得注入西伯利亚广袤而原始的土地,让这片土地上依靠捕猎河打鱼维持生计的人们得到开化。

然而仅仅恰克图一个小村庄作为口岸是不够的,贸易量的增加、规模扩大使得库伦称为的新的贸易点,库伦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大寺院”,中国人对于“赶庙会”的热情让俄国商人看到了商机,他们沿着库伦——归化——张家口一线进入BJ,和沿途城市进行贸易,逐渐形成了库张大道。

为了防止再次发生边界纠纷,清庭签订《恰克图条约》禁止俄国商人进入中国国境、禁止继续在库伦和QQHE做生意,只有政府有权规定派出商队,但每三年才能派出一条商队到中国。

俄国输入清帝国的皮货和清帝国输入俄国的茶叶都是大宗,除此之外还有绸缎、瓷器、烟草等。“西口”是对大同以西,长城关隘杀虎口的俗称,杀虎口以南是八旗驻防地。山西从明朝初年就是人口大省,人多地少是几百年的常态,许多陕西人为谋生计,出“西口”经商。

尽管有严格的法律禁止汉民出塞,但汉民通过与蒙古人协商,让他们代替汉民购买、贩卖货物。同时因为与葛尔丹的战争,一些晋商通过为清军提供后勤保障而繁荣起来,比如大盛魁、元盛德等。珍惜的动植物药材,如鹿茸、鹿胎、熊掌、麝香等因其能带来巨大的利润,也曾经存在贸易竞争。

除此之外还有七种“特供”的物资:喇嘛庙需要黄金白银作法器、经板,蒙古贵族和活佛订制的锦袍、帽靴,鼻烟壶、珠宝奢侈品,书籍,硬木家具和贵重的陈设品,如钟表,高级皮裘,包括貂、狐狸、狼、熊、包子、猞狸等“细皮”。

对佛教的虔诚让喇嘛们认为雕版刻经需要用檀木和花梨木这种高规格的木材,印刷“隆达”才会用到桦木,这种商业模式称为“寺庙经济”。

几家商号根本无法填满那么大的市场,但自由竞争恐会破坏晋商信奉的“和气生财”的经商理念,同时清庭也有利用贸易控制漠北的政治需求,然后就有了十二家晋商组成的“甲首”,每月选举一人轮值,作为库伦商会的临时代理人,与清庭的库伦大臣合作,处理商户内部纠纷、与库伦当地活佛、蒙古王公交涉,以及向清庭奏报漠北的敏感情报。

库伦办事大臣在乾隆二十六年设置,管理蒙古商贸事务,以及恰克图等地的汉商,一般由满人出任主官,由蒙古王公、台吉担任帮办,首任蒙古帮办就是瑞端多尔济的父亲桑塞多尔济。

公主、王公的女儿们都不想去蒙古,就有了区分,去蒙古的俸银和俸缎是在京的两倍甚至更多,在京陪嫁也减半,所出生的子女,若公主、格格嫁给满族内部的旗贵之家,其所生之子不能按照生母的身份予以爵职之封,独嫁蒙古王公所生之子予封。

一位固伦公主,年俸1000两银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