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
关于这个,荆喻目前内心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思。
z字形山崖那里背阴朝阳,而且上面有石壁遮挡。
这两天在采集探索的时候,荆喻有经过那里,又详细勘探了一下那里的地形。
那儿确实十分适合修建冬天的庇护所,唯一的问题就是距离水源太远了。距离水源远,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办法和泥。
本来荆喻打算修建土房的。她曾经在现实世界见过这种土房。
那是北方农村常见的一种老式住房。通体用加了稻草的黄土夯成,冬天十分保暖。
但是在这里似乎行不通了。如果用矿泉水瓶来装水,且不说她每次只能带8瓶水,来回搬运水的时间和体力也是一个大问题。
以荆喻对自己的了解,如果这样做,等冬天到了她都不一定能修建好庇护所。所以她决定换一个思路。
今天她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安排。
既然饮用水已经不用忧心了,她决定以后每天早上留在这里处理一些尽量不用进入树林弄湿衣服的工作。
等太阳高挂,风吹散森林里的水气,她就去z字山崖附近准备修建冬天的庇护所。下午出去采集,搜集食物和木柴,傍晚回到崖边露营地,继续做一些手工。
别看现在天气还算暖和,北方的冬天可是说到就到。
而且现在还没到深秋,到了深秋就要穿上厚一点的衣服,那时候行动更加不方便。
所以荆喻要趁着现在天气好,尽可能做好降温前的准备。
她先是来到小溪边,装了三瓶水。
小溪的水十分清澈。说实话如果不是还有理智,她真的想直接喝掉。自从水不多了之后,荆喻就一直控制着自己的饮水量,尽量靠吃树莓来补充水分。
回到营地,荆喻点燃了已经熄灭的火堆,把六个碗盛满水,放在火堆里。
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是很方便,如果是陶罐,燃烧的灰烬进不会那么容易飘进碗里。而且荆喻做碗的时候也没做盖子,所以第一次烧出来的水里难免掺杂了一些草木灰。
不过这对荆喻来说并不是问题,荒野求生嘛,喝了不生病就行。
不过让荆喻惊喜的是,这里的水果然十分甘甜,很像以前她在乡下农家喝到的那种从水井里打出的水。
后来荆喻又给小碗做了盖子,又继续尝试做了陶罐和其他生活用品,虽然还是有不成功的,但是总体来说已经可以保证基本的需求。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荆喻在等水凉掉的过程中又去附近找了很多藤蔓,和昨天一样用石头砸松后放到溪水里。
水冷掉后,荆喻一滴不漏地灌进水瓶里。看了看天色,朝z字山崖那边出发。
荆喻决定要做一个大工程——挖坑。
从小溪往这里运水太困难,所以她决定在这里先挖一个坑。
不过她挖坑并不是为了储水,就算雨很大,可以把水坑填满,过不了半天肯定会渗到地下。
荆喻是为了在下雨的时候借一点老天爷的力,把提前准备好的土直接浇成泥。
为什么不等下雨后直接挖地呢?据荆喻观察,这附近全部都是厚厚的草地,别看只是草,但是根系十分茂密,所以即时下雨,浸湿的也只是浅浅一层,而且还是土地表面的黑土。
荆喻之前试过,这里的土质表面是一层厚厚的黑土,继续向下挖就是有一些粘手的黄土。
荆喻需要用粘性更好的黄土来造房子,所以她需要在雨水到来之前准备好要用的黄土。
如果真的不下雨,那荆喻只能辛苦一下,考虑一下从远处运水过来了。
这个地区看起来草木茂盛,想来雨水应该不是很少。
总不会她这么倒霉,一整个秋天都不下雨吧?
经三个下午的努力,荆喻总算挖完了坑,坑里铺满了松过的黄土。
接下来的日子里,荆喻的重心主要放在建造新的庇护所和准备生活物资上。
用水浸泡过七天左右的藤蔓几乎只剩下了纤维,这些纤维十分坚韧,荆喻用这些纤维编织成绳子,又摸索了两个晚上,做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小篮子和一个比较大的背篓。
陶器也逐渐做的越来越好,最开始做的小碗已经被放在外面装一些采集到的浆果。现在荆喻用的是后来做的陶罐和小碗,烧水或者煮豆子和浆果茶都十分方便。
尤其是用来烧热水的陶罐,只要把溪水放进去,再把陶罐稳稳埋在火堆里,由于受热面积大,水很快就会烧开。
荆喻偶尔还会煮一点热浆果茶喝,假装自己是在喝水果茶。
另外,荆喻做了一些储存水的大罐子,放在帐篷里,里面装满了已经处理过的水。
自从有了背篓和小篮子,荆喻外出采集的效率就高了不少。现在她已经有了足足三个大篓子已经晒干的豆荚,还有半个背篓的可以存储很久的灯笼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