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在高高的长山里面挖呀挖呀挖~
输货物为由,从日南郡运来。” “大宗的物资运输,也因为市集的大量供货,而不会引起交趾细作的警惕。” 陈伏甲又是傲然的道了句: “区区长山密林,在陛 话里话外,他都没离开皇帝,但这言语表情,倒像是在炫耀自己。 在他看来,不管他提出开设市集,与南越土著互市时,是什么想法。 反正市集不仅博得了南越土著们的好感,也在挖地道之中,贡献颇多! 那他就是有功的! 化成雨倒是没被陈伏甲忽悠,知道功劳在谁。 不必多说,这无比精密的挖地道方式,肯定和南越土话、南越文化一样,是陛下在民间深入学习的。 一直默默在旁边的李景绩,则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他知道挖地道的事情,也一直有参与其中。 但没想到其中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从他读过的书中,挖地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墨子·备穴》就有言,如果敌军开凿地道攻城,守军也应径直迎敌,针对敌穴方向开凿地道,以穴攻穴,把敌军消灭在地下。 为了及时了解敌穴情况,每个井穴口派狗执勤,以“审之穴之所在,凿穴以迎之”! 几百年前,与昭烈皇帝亦敌亦友的曹侯,根据史书记载,也是穴攻高手。 著名的亳州古道,就曾是曹侯出于军事需要,专门修筑的地下军事战道。 最初用于运送士兵,后用在了攻城、撤退、联络、伏击,等各个方面。 然而万万没想到,当今天子,竟然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地道作战。 将小小的穴攻之法,深入钻研到了这种层次! 这是书里没有的。 因而陈伏甲在解说的时候,李景绩就在心里记着。 一字一句,都记在心底,慢慢学习,渐渐进步。 见化成雨看得投入,李景绩也是侧耳聆听,陈伏甲又在图纸上指指点点: “看见这个没,这个是地道的通气管道,用竹子制成。” “看似倾斜,像是画歪了,实际上是陛下刻意而为,因为要倾斜安装,防止雨水灌入。” “这通气管道的朝向,也有所讲究,陛下专门看了天象测算,以便让温暖的风,吹入阴湿的地道。” “这隐蔽则是最关键点,要将露出地表的部分藏好,防止被敌军顺藤摸瓜。” “有些地道的通风管,索性直接设置在竹林里,根本发现不了。” “还有这些出口。” 陈伏甲又在图纸各处比划着: “地道的入口都得尽可能地小,提高隐蔽性。” “最小的入口,只有一尺长,一尺米,一次只能容纳一名身材瘦小的士卒进入。” “瘦小的士卒??” 化成雨听着,浑身一震。 这次兵发九真郡,来到长山的士卒们,大多身材精瘦,没有什么大个子。 之前看着,好像没觉得有什么。 还以为皇帝是怕日南郡后方不稳,特意将那些魁梧的、看着就比较猛的士卒,留下来威慑日南郡中的豪族。 他还记得,当时陈伏甲甚至还劝谏过皇帝,不要分兵,要全军压上,以势破敌。 现在细细一想,这踏马完全就是为了钻地道方便啊! 陈伏甲见化成雨完全拿捏不住正常的表情,嘴巴都快惊掉了,更是面带笑意,继续道: “不过陛下也有设置了长宽均超过三尺的入口,方便出入,以及一些物资运送。” “物资运送?” 化成雨怔了怔:“陛下是打算借着地道,长期作战?” 陈伏甲点头: “之前是这么计划的,无法快速拿下交趾土著,就得有长期作战的准备。” “不过现在陛下一口气,就打下了山顶,甚至以雷霆之威,完全将南越土著们震破了胆,应该不需要长期作战了。” “接下来,只要对付张议平手中的大军,就足够了。” 化成雨和李景绩,同时问道: “这又要如何对付呢?” 这才是他们最不能理解的地方。 地道挖的好是好。 可费尽心思,挖了这么一个地道,到底有啥用啊? 就为了让将士们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