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去(一)
昏昏沉沉之中,尘封的记忆开启。
汀州的雨下了月余,夏末秋初,旅店内燃着炭火袪湿气,简直像个蒸笼。月明一刻也不想多待,袁仲一放下碗,便叫掌柜结账。
柜台旁立着个庄稼汉,蓑衣滴滴答答的淌下泥水,掌柜怕脏了座位,不肯放他入内。他叫了小二打了一碗酒,就着柜台边吃边说些闲话。
月明从他旁边过身,闻到好浓的一阵酒气,“老子一边放水,老天爷一边浇。稻子已倒伏了一片,鬼老天,这雨再不停,今年一家喝西北风。”
掌柜拨着算盘珠子,没有理他,对月明道:“共是八文钱。”
月明垂手盘弄着掌心的五枚铜板,这不算便宜,寻常小店,一碗面不过两文。
掌柜看出她的心思:“小哥莫嫌贵,这么大的雨,生意不好做。”
小二托腮伏在柜台上,喃喃接过此前的话头:“雨落的大些也好,让定远将军淹死那些蛮子。”
那掌柜看着眼前可怜巴巴的一老一小,叹一口气,“六文,不能再少了。”
月明将五枚铜板排在柜上,又去荷包里抠出一文。
醉汉缩在一旁吃吃笑了半天,大着舌头含糊道:“蛮子没淹死,庄稼先淹死了。你们还没听说?定远将军投降啦!”
那掌柜收了铜板在手中掂掂,眼前有个什么东西晃过去,一转头,月明揪住醉汉的前襟。
“你满嘴里混说些什么!”
袁仲忙上前拦住她,“醉汉嘴里胡吣,你同他较什么劲?”
醉汉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笑得愈发快活,“不信?不信自己上街打听——定远将军围了蛮子七日,那头援军到了,啧……杀的哟……”
掌柜唯恐二人起纷争,冲小二使个眼色,小二忙上前赔笑,“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月明松开那人,戴上斗笠,一脚深一脚浅,走进铺天盖地的风雨里。
雷声阵阵,石板路走到尽头,泥泞的路上尽是枯枝落叶,雨水灌进鞋子里,步伐愈加沉重,每一步都有水从趾间溢出来。
“你若不放心,就回宁州看看。”袁仲扯着嗓子喊,以免被雷声盖过。
滂沱的大雨穿林打叶,月明搀着袁仲,半晌才觉得喉头不那么发哽。
“我不回去。”
“那人吃醉了酒,醉话当不得真。”
“哥哥围困南蛮于城中,占得白越江天险,怎会投降?”
“我若因一句醉话便跑回家,他们都要笑我——”
还没说完,泥泞中枯枝绕着藤曼钩住她的脚踝,将她狠狠绊了一跤。
惊雷乍起,月明拧干衣摆,脸被闪电的光照得刷白,面上雨水和着泪水。
“师父——”
“哥哥他、他是不是真的出事了?”
衰朽的树干张牙舞爪,骤然抽出千万根墨绿的枝条,将月明缠裹得几乎窒息,四野俱黑,周身剧痛袭来,她听到有人说话。
——“高允、高允,林大夫还在那边,她是为了救本宫……”
——“阿宝姑娘,林大夫流了这么多血,你不放军医进去可不成啊。”
——“你这哑女,怎么说不通道理?难道要看她去死?”
——“小宋大人帮着劝劝,这姑娘或许肯听您的。”
好生聒噪。
月明尽力睁开眼,疾风骤雨原都是一场梦,四周黑漆漆的,什么也没有,她漫无目的的在这片虚无中行走,蓦地脚下一空,在空茫茫一片寂静之中不断下坠、下坠。
再睁眼时,耳畔有叽叽喳喳的喜鹊叫声。
这是……宁州,将军府,杜家。
雕花楼空的窗格外,喜鹊在玉兰树上筑巢,日光灼艳。
博山炉中燃着雪中春信,梅香清远,满室生凉。
外头的侍女打起细篾竹帘,见她睁着眼,喜道:“四姑娘醒了?公子眼下不在家,明儿下了学才好陪姑娘一道玩呢!”
她一面说,一面出门吩咐下头的小丫头打热水,备青盐。
不知哪里出了纰漏,廊下传来侍女的训话声,“吩咐过多少遍,四姑娘不爱吃这些,罢了罢了,我亲自去厨房同他们说……”
空荡荡的房子里,又只剩下月明一个人。
正院恍惚有人在争吵,许是以为她在睡着,两人都没有克制,一声高过一声。月明很容易便听出那是她唤作伯父的杜焉与其妻杜夫人。
她走到廊下坐着,疾风起,杜夫人的声音愈发尖利。
“……率军投降南蛮,罪同谋反,陛下钦定的罪名,你不信能有什么用?京里小宋大人为这事说了两句都被下了诏狱,宋家那样的人家沾上这事都不得安宁,你眼下留这个祸害在家,是想把我们全家都断送在你手里吗?”
杜焉听了这话,更是怒不可遏:“妇人之见!宋家同林家不过泛泛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