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内阁之权
“陛下仁德——” 几人异口同声地拜下。 对于福王的命运,其实早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没有直接暗杀,真的算是皇帝仁德。 不过,朱谊汐随口一说,福王朱由崧的谥号,庙号等,也全部作废,说白了就不承认他的皇位。 就如同建文一样,只能年号代称。 当然,朱谊汐之所以如此仁慈,实在是由于朱由崧没有子嗣,对皇权的威胁极小,没有人会推举一个绝嗣的人当皇帝。 眼中钉、肉中刺的,反而是崇祯的子嗣,如太子朱慈烺等,虽不至于掀起叛乱,但蛊惑人心却是够了。 想到这里,朱谊汐冷声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对于建奴,决不能类比北元。” “臣等赞同。” 到了这个份,不赞同又能如何? 姜曰广很识趣地先行告退,徒留下内阁三学士。 赵舒、张慎言、阎崇信三人拱手而立,静静等候着皇帝的言语。 朱谊汐目视着三人。 首辅赵舒四十九岁,山西人,精神奕奕;次辅张慎言也是山西人,六十九岁;而屈居老末的则是阎崇信,最为年轻,年岁三十有七,陕西汉中人。 内阁三人都是北人,倒是意外中又球意料之中的事。 事实上,对于翰林院的改革,只是皇帝的试水。 显然,效果不错,无论是翰林院还是内阁,都比较认同。 但这次将改革的刀子砍向内阁,也不知后果如何? 不过,朱谊汐对此有信心,这不仅是开国皇帝的威望,也是六部尚书听话。 姜曰广、吕大器、高弘图,前东林党人,与内阁瓜葛不多;朱谋、冯显宗、王应熊,则与皇帝关系更近。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皇帝不配合,内阁就是空架子。 “太祖废黜宰相,而至成祖设内阁以来,朝廷以历两百余年,及至如今。” 皇帝一开口,就是聊起了内阁的历史。 三人有点茫然,但同时心中一禀,立马察觉到这关乎内阁。 “这两百余年,内阁上辅皇帝,下抚万民,可谓是劳心苦力,既有三杨这般的贤臣,也有严嵩这种谄媚奸臣,还有张居正、高拱这般的权臣。”孤星www.xhjcn.co “当然,碌碌无为者也占多数。” 这话有点诛心,但三人耐得住寂寞,低着头,不住地猜想着。 站起身来,朱谊汐不停的踱步而行,亭外传来些许的鸟鸣声,让他继续道: “及至世宗皇帝,严嵩借票拟之权,处死辅臣和谏官(杨继盛),开了先例……” “再到张居正,联合冯保,专权横行十载,厉行改革,神宗皇帝亲政,尽废新法,感念内阁权重,随渐阁权……” 内阁权力越重,司礼监的权力也会随之膨胀,如英宗时的王振,正德时期的刘瑾,以及神宗时的冯保、天启时的魏忠贤。 说来好玩,掌管西厂的汪直,反而是以能力著称,成化犁庭其实就是他充当监军时的战绩,后来再大同监军,抵抗鞑靼人有功…… 后来之所以失宠,则是因为长期坐镇辽东,被贬南京。 崇祯时期内阁权势被削,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权阉。 絮叨完,皇帝问了一个诛心的问题:“如今司礼监不再,不知日后内阁势大,再出个张居正、高拱,后世子孙能如何?” 这下,三人沉默了。 对于张居正这样的专权,其实在官场上很受厌恶,因为他夺了六部的权力,而且其他辅臣也成了属僚,陪衬。 难道皇帝想再设司礼监? 几人心中突然迸发出此等念头。 但一想起日后被太监针對的恐怖,给太监赔笑,他们心裡头就膈应的慌: 寒窗苦读几十年,不及人家胯下一刀。 见到几人依旧沉默,相处了几年,朱谊汐也觉得不能再绕了,只能道:“卿等不觉得,以首辅专擅票拟之权,不是太过了吗?” 三人恍然,随即目光聚集到了赵舒身上。 他倒是不慌,很坦然地抬起头,开口道: “陛下所言甚是!” “阁臣本不分先后,自天顺年(英宗)起,遂有首、次、群之分。” “及至世宗(嘉靖),票拟之权遂由首辅专擅,以至于严嵩、张居正等权臣而出……” 说白了,就是在嘉靖初继位后,杨廷和大权独揽,把票拟之权收归首辅之手。 换句话来说,其他的辅臣对一件事都有建议,但是最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