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杭州城一壶春茶楼
正值巳时,杭州城最大的茶楼一壶春内宾客满座,跑堂的招呼客人、端茶送水忙个不停。
此时,一位华服少年摇着一把扇子出现在门口,后头还跟着两个仆从,乍一看有些翩翩贵公子的风范,似乎与这喧嚣吵闹、鱼龙混杂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掌柜眼尖,看到来人登时就迎了出来,笑盈盈地招呼着:“唐少爷您来了!里边请里边请,您的老位子还是给您留着呢!”又马上大声叫喊跑堂的:“快给唐少爷看茶!”
“唐少爷来了呀,就知道一会儿肯定会见着您!”
“唐少爷,上回多亏了您给我解的围,还没来得及好好感谢您呢。”
“许久未见,唐少爷又潇洒俊俏了许多呢!”
四周喝茶的人见了来人,许多人上前去与他打招呼,有问好的,有道谢的,有夸赞的,甚至还有上前打趣的,这人也不厌其烦,一一笑脸回应。
这姓唐的少爷落了座,倒是也不娇气,自己倒了茶剥了花生粒就往嘴里送,两个仆从手里没活,倒显得有些多余。他望了眼楼下的台子,用扇子指着问道:“掌柜的,什么时候开始呢?今日这要说的什么内容呀?”
掌柜笑呵呵地回答道:“今日讲的还是扶风门,马上就开始,这不就等着您过来呢!”
这一壶春能做成繁华杭城内最大的茶楼,除了这招牌的一壶好茶之外,最有特色之处便是这茶楼里经常请来先生说书。
鬼怪志异、坊间传闻、才子佳人、江湖武林,无所不讲。这说书先生口才甚好,还会些口技绝活,再加上鼓乐声一起,每每讲得听众如临其境,甚至引得许多路人都驻足围观。
方才进来这位“唐少爷”便是这位说书先生出了名的忠实听众。这唐姓少爷何许人也,乃是杭州城知名富商唐风生之子唐棣。
唐家早年靠着种桑养蚕发迹起来,到了唐风生这辈便把这生意扩展到了缫丝织布、制衣首饰。这城里大大小小上百间成衣首饰店,近九成都为唐家所有,更别说那城外上千亩的桑田。
俗话总说“虎父无犬子”,但是到了唐风生儿子这却正好相反了。这唐棣乃是杭州城里出了名的游手好闲之辈。
传闻他是“琴棋书画俱废,吃喝玩乐全会”,杭州城内哪家的吃食最有味道,哪家的茶口感最佳,就没有唐少爷不知道的。
左右唐家有钱,而这唐棣又是唐风生唯一的儿子,从小就是父母和三个姐姐宠着长大,生怕哪里磕了碰了,愣是没让他受一点儿委屈。
唐家夫妇老来得子,只希望这孩子能平安康健长大,倒也不求他去求什么仕途功名。
却说这唐棣虽然被称作纨绔,但是他又鲜与其他富贵子弟来往,别的纨绔少爷整日里花天酒地、夜夜笙歌,他是每天喝茶听书、醉心江湖,唐少爷看得最多的书要数江湖话本。
许是江湖侠士的故事听多了,唐少爷经常自我代入侠客身份,最见不得仗势欺人的事情,每每见到有人受到欺负,必要上前路就不平拔刀相助一番,虽然唐少爷没有“拔刀相助”的武力,但好在他有“能使鬼推磨”的财力。
唐少爷救过落水的孩童,施舍过落难的老弱,为西街的王阿婆惩过恶霸,路上见了被丈夫打的妇女他也必然要插手管一管。
唐少爷“惩恶扬善”的事迹逐渐传播开来,甚至还流传出了许多“添油加醋”的版本,这样一来,这位富家公子、纨绔子弟非但没有给人距离感,反倒是挺大家受欢迎,走哪儿都有人要拉住他聊上几句。他从西街养鸡的王阿婆家门口经过,阿婆都要急急送上一筐鸡蛋让他带走。
只听台上鼓乐奏响,那说书先生拍了拍桌子,四周安静了下来,他才开始说道:“百年扶风重建,此间门派又新添,清远一派起,道一道江湖武林换了天!
诸位看官,前两日我们说到,二十年前扶风门突遭雷火,百年基业一夜之间燃为灰烬。除了接到任务被派遣下山的几名弟子,以及带着儿子前往药王谷探亲的前门主之女亦即现门主夫人等几人逃过此劫,其余扶风众人皆葬身大火、尸骨无存。
此后扶风如何重振往日雄风?诸位请听我来继续说道说道。”
说书先生嘴上停了停,又重重拍了拍桌子,边上的打鼓艺人配合着有节奏地击鼓奏乐。好一会儿才又听见他开口继续说道:“当时这扶风门大弟子、前门主的女婿赵岳祥便接过了这重振门派的重任。”
这头说书先生说得投入,下边的茶客也听得逐渐入迷。此时门外传来清脆的少女的声音:“义父快来,这便是大名鼎鼎的一壶春,听说这里不仅茶好,还能听故事!”
来人进了茶楼,刚想找个位子坐下,那双灵动大眼扫了周围一圈,眼神突然亮了,然后快步朝着角落走去,走到桌前,难掩激动道:“白姐姐,你居然也在这里?!”
这少女正是款冬,而这坐在一壶春角落里品了许久茶的人便是白水心。白水心也震惊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