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赵光美 他们得学会自己抢
“臣,愧对殿下,臣,惭愧。” 说着,孙兴祖泪流满面地给赵光义叩首。 “孙兴祖,开封府下辖的二十二个县中,我最看好的就是你,今年京察,你是唯一一个上中之选,我对你,可谓是推心置腹,信赖有加了吧?” “臣惭愧,臣……有罪。” 赵光义闻言摆了摆手,没有苛责,却是反而命石熙载给他搬来一个板凳,又让杨守一给他泡茶,这才问道:“你本来马上就要去当知府的人了,我想知道,为什么?若说你贪鄙,短视,胆大妄为,我是不信的,你可是……有什么苦衷么?” 这一番的姿态,让这孙兴祖一個忍不住,哇得一声就痛哭流涕,跪在地上不住地以头抢地,直磕出了血来,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臣有罪,臣愧对殿下,臣……但臣没有办法,臣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殿下啊,纵使是天子脚下,但是乡野之间,又何来王法呢?” 赵光义点头,叹气,等他哭够了,这才让他重新坐在椅子上,心平气和地道:“我也知道,伱应该是不得已,可具体是怎么不得已的呢?” “殿下明鉴,臣虽是县令,可臣,毕竟也是流官啊,臣是流水的县令,黄其昌才是铁打的老爷,县城内的事情,臣尚且可以自己做主,但是县城之外,真到了乡野之间,官府想做什么事,不需要找那些当地豪强配合呢?臣之所以一直以来政绩尚可,就是因为与本县豪强之间关系融洽,且他们也多是乐善好施,知书明理之人。” “呵呵,本地的豪强,知书明理,乐善好施?” 孙兴组也是面露尴尬之色,道:“直白点说,就是愿意配合臣的公务,能为臣分忧,当然,臣也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其分忧解难,地方官员与地方豪强,本就是相辅相成,互相抬举,相处得好,大家都会舒心,他发财,兼并土地,我得政绩,升迁调动。” 赵光义闻言点了点头,地方官府,尤其是知县这一层真正的基层官府,确实正是这么个理,这几年干开封府尹的活儿,这种事他当然是知道的。 “所以你就因此而被这个姓黄的绑在一起了?呵呵,到底这郑县,是你这个知县说了算,还是他姓黄的说了算?” 孙兴祖苦笑道:“若是在县里,那肯定是臣说了算,但若是在乡野,恐怕还是他说了更算一些的,况且此次新政共有七条,其中一条,便是精简胥吏,臣这个流水的县令,若是当真要支持新政,只怕也是管不住那些铁打的胥吏了。” 赵光义皱眉道:“可是新政的另一条,乃是将全部胥吏登入吏部账册,由朝廷开支,使其吃皇粮,你可知仅只是这一条,仅只是开封府,朝廷要增加多少开支么?这难道不是为了胥吏着想么?” 孙兴组闻言苦笑:“吏分两种,一种是手中无权,或有技术,或出力气之人,如产婆、苦巡、班差、水师等,一种是吏道娴熟之人,此一类,要么与本县大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么便是结交附近无数的好汉、匪类,如押司、书令、账房之流。” “前者辛苦、清贫,往往也被人瞧不起,历朝历代,甚至都需要用一些犯罪之人来充任,也往往只能靠勒索财物等方式来养家糊口,吏登于册,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好事。 可自古以来,但凡裁撤,何时不是先从这些手中无权,上面没人,社会地位又低下的,干活儿的人开始裁起的呢?人都被精简下来了,开不开俸禄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至于前者,手握权柄之人,又有几个是真靠俸禄生活的呢?这俸禄发与不发,对他们影响不大,但若是乡野之民大量的涌入城中,对他们的影响就太大了。” 赵光义闻言,心情也不禁沉重了起来,面露戚色,他这个开封府尹是空降的,并没有从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知县和知州,工作内容已经完全不同了,说白了知府,已经很少去管真正的一线业务了,何况他这个府尹又不是流官,属于铁打的老爷,有些东西,事先确实是不知道,或者事先想不到的。 然后他本能地就先瞪了石熙载一眼。 意思是,我不懂,你也不懂? 石熙载也很委屈啊,他现在的职位是开封府推官,是顶的姚恕的缺,姚恕被赵普明升暗降,弄别的地方去当知州去了,有些东西姚恕肯定会懂,因为人家姚恕是通过正常途径一步步干上来的,而他这个推官,原来是赵光义的掌书记,掌书记之前,他是殿前司的班直,是赵光义在后周时候的同僚。 换言之他其实是保镖转行做秘书,又从秘书升官做副市长,下边的事儿他真不懂啊。 宋初的官吏任免调动,突出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不过原本的历史也证明了,这种人后来官拜宰相确实是是国家的祸害。 不过人类社会最有意思的也在于此,明知道这种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