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奇葩的帝国
就当孙旭存钱凑钱,准备买下人生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安华纺织公司里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新型棉纱依旧在市场上非常爆火,作为松江地区里第二家引入新型设备,量产新型棉纱的独立棉纱厂商,安华纺织公司也迎来了创建二十年历史来的新一轮发展高峰。 王立清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利用新型棉纱的优势发展了更多的战略客户,让安华纺织公司的战略合作客户从昔日的区区几家,提升到了三十多家的规模。 另外一方面则是持续引入新型设备,加大新型棉纱的产量,其代表举动就是成为了松江第三机械公司的首批客户,松江第三机械公司乃是首批获得汉天机械公司新型棉纱设备专利授权的公司,而且还是松江地区里的仅有的第一家专利授权厂商。 这意味着后续在松江地区里的新型棉纱设备来源里,该厂商将会成为重要的供应商。 王立清为了抢先拿到设备,不惜在对方刚和汉天机械公司签订协议,甚至还都没有来得及进行生产线调整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下了订单,而且在价格上并没有过多的纠缠。 这一切,都是为了在今年下半年顺利拿到更多的新型设备。 新型棉纱市场大有可为,而且王立清判断,未来的棉纱市场里,新型棉纱肯定是会逐步全面取代旧棉纱的。 现在只是高端市场,未来肯定会从高端市场上进入到中端市场乃至低端市场。 因为新型棉纱设备生产的棉纱,它不仅仅在质量上限更高……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加重要,但是目前并没有发挥出来的巨大优势,那就是它的新型棉纱其实性价比更高,生产效率也更高。 到时间生产过程里,因为生产效率更高,那么生产低端棉纱的情况下,低端新棉纱的生产成本,也会比旧设备的成本更低,而且是低不少…… 这个特征之所以还没有在市场上发挥出来作用,那是因为现在能够生产新型棉纱的设备供不应求,数量太少,拿到新型设备的厂商,不管是那些大型综合纺织公司还是王立清的独立棉纱厂商,都是用新型棉纱设备生产质量更好的高端棉纱,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但是王立清判断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毕竟高端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棉纺市场上占比最大的可是中低端棉纱。 能够在中低端棉纱市场里站稳脚跟,才能够真正的做大做强。 王立清自诩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持续的投入巨额资金采购设备,进一步扩大自家棉纱工厂里的新型棉纱产量占比。 目前,他们工厂里的新型棉纱产量,占据了他们工厂棉纱总产量的四成左右……而王立清的打算是淘汰所有的旧棉纱产量,全面转产新型棉纱。 而这就需要新型棉纱设备的供应,也需要工厂内部的技术力量支持了。 要确保大量新型棉纱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且根据生产工艺的需求进行设备调整,这些都是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的。 此外棉纱生产的过程里,新型棉纱设备也只是其中一环而已,虽然这是最重要的一环……在新型棉纱设备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工序,如果让这些工序和新型棉纱设备结合起来,提升质量,降低成本,这些都是他们安华纺织公司的技术人员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王立清还想要用新型棉纱设备,尝试大规模进军中低端棉纱市场,真正的做大做强公司。 这里头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不是一个两个! 怎么说呢,人家汉天机械公司只负责卖纺纱设备而已,怎么利用这种新型的纺纱设备生产出来更好,更便宜的新型棉纱,这就需要纺织工厂另外的努力了。 这就跟后世的光刻机而已……人家光刻机厂商卖给你的ARF的DUV浸没式光刻机,理论上是能够生产十四纳米乃至7纳米的芯片的。 但问题是……你芯片厂商把光刻机搬回去想要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话,还需要你自身技术的配套。 要是芯片厂商自身技术不够,别说十四乃至七纳米,二十八纳米都搞不出来…… 同样的设备,A厂商能生产七纳米芯片,而B厂商就只能生产十四纳米的芯片……这就是芯片厂商自身技术的差距了。 在棉纱领域里也是如此,汉天机械公司生产的设备性能就摆在这里……但是如何利用并挖掘这些新设备的性能,并充分释放出来,这就需要各大棉纱厂商自身的努力了。 安华纺织公司就相当注重技术领域里的投入……高薪养着不少的技术骨干不说,而且还到处技术骨干。 时间抵达六月份,王立清去年从汉天机械厂所订购的新型棉纱设备里的最后一批设备抵达。 机修科的王科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