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愿挽天倾者请起身
这种眼界,已经很不容易了。” 魏檗突然脸色阴沉起来。 郑大风问道:“小米粒出事情了?” 魏檗先前只是心生微妙感应,当下立即运转神通,掌观山河。 不曾想陈灵均已经御风而起,直接离开落魄山,去如一道青色长虹。 魏檗笑道:“裴钱已经护着小米粒了。” 朱敛神色淡然道:“魏檗,此事你别管,落魄山来管。” 魏檗不以为意,点头道:“我管了,反而不好管。刚好要去京城议事,我先离开,你们随意。” 朱敛突然扭捏起来:“这多不好意思,怪难为情的。” 魏檗笑问道:“那我晚点走?” 朱敛已经起身,“山君大事要紧,早去早归,最好带几笔横财回来。” 魏檗身形消散,瞬间就在千里之外。 郑大风示意暖树丫头别紧张,更不用跟着陈灵均跑去那三江汇流之地的红烛镇。 郑大风继续嗑瓜子。 咱们落魄山,能在自家地盘给人欺负?开你大爷的玩笑呢。 然后郑大风揉了揉下巴,亏得年轻山主没在山头,不然就陈平安如今的心性,估摸着就是先一拳下去,至多寻那僻静处,断了某条江水,再说道理。 ———— 大骊皇帝的御书房,屋子其实不算太大。 但是想要进入其中,坐下说话,官帽子得足够大,要么是境界足够高。 年轻皇帝宋和在闭目养神,今天破例无朝会,为的就是接下来这场议事。 并且情形特殊,多是修道之人,大骊官员屈指可数,礼部尚书与两位侍郎,三人而已。 宋和睁开眼睛,约莫还有一炷香功夫,年轻皇帝看了眼书案,有那李营邱的山水,是先帝放在这边的,宋和继承大统之后,就没有从屋子里边拿走任何一件东西,只是稍稍添了些物件,然后觉得好像太过臃肿,又悄悄撤掉了些。 装着李营邱的山水画轴的,是早年一只骊珠洞天龙窑烧造的青瓷笔海,其实挺碍眼的。 李营邱不是山上人,山下的琴棋书画,历来不入山上仙家的法眼,但也会有例外,李营邱是大隋书画历史上绕不过的一位,不光是被大骊宋氏钟情,事实上宝瓶洲许多山上仙家,也一样喜好。 笔海当中除了李营邱的工笔青绿山水,还有那边野的花鸟画。 宋和瞥了眼笔海里边的那些卷轴,年轻皇帝都想要与李营邱说声对不起了,委屈你老人家的山水画,与此人的花鸟画为邻。 宋和对边野观感极差,无论是画作还是品行,都觉得上不了台面,此人是旧年卢氏王朝的一位落魄画家,辗转到了藩属大骊,是少有扎根在此的外乡人,所以备受那一代大骊皇帝的器重,所有画卷上边,都钤印了先后两位大骊皇帝的多枚印玺。边野大概自己都想不到死后不到百年,就因为当初在卢氏王朝混不下去,跑到了蛮夷之地的大骊混口饭吃,如今就莫名其妙成为如今宝瓶洲的画坛圣人,什么“最长于花鸟折枝之妙,设色精妙,浓艳如生”,什么“造诣精绝,可谓古今规式”,无数的溢美之词,都一股脑涌现了。 宋和年幼时,与一些皇子在这边聆听教诲,有人便与宋和看法一致,说此人画卷实在浓艳,先帝当时对于画卷好坏,并无评点,只说以后不管谁是这间屋子的主人,不管喜好与否,此人画卷,都得留着。 不过那只笔海当中,一幅字帖,却是名副其实的重宝,名为《归乡不如不还乡贴》。 甚至可以称为是这座大骊御书房的第一宝。 那是宋和的先生,大骊王朝国师崔瀺的一幅字,当然是真品。 崔瀺的字帖,尤其行草,超妙无比,是整个浩然天下公认的一字千金。 昔年文圣一脉的首徒,绣虎崔瀺,当得起那个绣字,就像婆娑洲陈淳安当得起醇儒的那个醇字。 崔瀺有那花间四帖,云上四帖,泉边四帖,山巅四帖,总计十六帖传世。 十六帖散落九洲,皆落入享誉天下的大藏家之手,其中一位中土神洲的山巅大修士,与崔瀺结缘极深,耗资极多,才重金购买到了两幅字帖,将那《乞儿求米帖》与《争座帖》,当众销毁,被视为壮举,大快人心。 只是百年之后,才真相大白,这位自称“唾弃崔瀺之人,当世我第一”的老修士,被子孙泄露了天机,外人才知道这个老王八蛋,竟然只是销毁了两幅赝品,暗藏真品用以传家。 此外,相传皑皑洲刘氏,白帝城,中土郁氏家主,玉圭宗姜尚真,皆有珍藏其一。 崔瀺步入其中,作了一揖,“陛下,可以议事了。” 是君臣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