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磁器口古镇
张依给我们推荐的这个好地方,是渝州赫赫有名的网红打卡点:磁器口。 磁器口是一座古镇,位于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 磁器口古镇,重点在一个“古”字,迄今为止都保持着以前古老的模样。 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地面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数百年来都没有变过模样。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是对磁器口繁华的最佳写照。 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渝州的缩影和象征。 古镇上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以及糍粑、酸辣粉、小面等各种传统小吃、还有不少老茶馆。 每天,茶馆里都是人头攒动,有本地人,也有游客,大家都在茶馆里面,品着盖碗茶,享受悠悠时光。 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其实叫白岩场,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宫后削发为僧,当他流落到巴渝一带时,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 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 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 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瓷器品种增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据说最鼎盛的时候,小小的一座龙隐镇里,瓷器业高达70多家。 民国时期,渝州成为陪都,因为水运方便,龙隐镇成为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的集散之地,城里的一些大商贩在磁器口开设分店收购货物,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大宗。 每天都有300多艘载重十吨以上的货船进出码头,码头河坝中搭建起临时街道,有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还有专业性的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和猪市、米市,各有一地,各为其市。 这些商人渐渐为龙隐镇改口,叫成了瓷器口,缘由是这样更贴切、顺口。 后来,因为“瓷”字与“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 我们来到磁器口的时候,并不是周末,但这里依然是人山人海,游客如织。 行走在磁器口的街头,远离城市的喧嚣,入眼处的那些明清建筑,让人有种穿越之感。 吕小豪因为赶着回去开会,所以提前开车回去了,我和孙猴子没什么事,听从张依的建议,专门来磁器口逛一逛,顺便来淘个宝。 张依说她有个大伯,是渝州收藏家协会的会长,十几年如一日,每个周末无论刮风下雨都会来磁器口淘宝,这些年,张家大伯从磁器口淘到的好东西还真不少,据说摆了满满一屋子。 磁器口有宝贝,这个我是相信的。 首先,磁器口是一座百年古镇,从宋代建立到现在,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更迭,镇上的古董绝对不少。 其次,磁器口古镇是个商贾之地,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水运码头,各种货物都在这里交易,交易繁华的地方,留存下来的宝贝自然也多。 第三,明清时候,磁器口来了很多大商人,这些人在磁器口经商、生活,这些富人的家里,本身就有不少宝贝,世世代代会传下来很多,也会有很多流落在外面,运气好的话,很容易捡个漏。 我和孙猴子来到磁器口,一人吃了碗当地正宗的酸辣粉,味道还不错。 孙猴子身上揣着百万巨款,整个人有些飘,吃酸辣粉的时候,看见邻桌坐着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妹子,肤白貌美,又是大长腿,孙猴子看得哈喇子长流,竟然还跑过去跟人搭讪。 不一会儿,高高兴兴跑回来,跟我炫耀他的魅力,孙猴子掏出手机给我看:“你看,成功要到了两个妹子的微信,今晚咱们就不走了,就在这千年古镇上,寻一处小酒吧,吹着河风,品着小酒,氛围到了位,晚上再来啪啪啪,想想都觉得期待!” 我白了孙猴子一眼,挤兑道:“听过一句话没有,期待越高,失望越大!能够随便给你微信的妹子,你最好不要抱什么期待!” 孙猴子哼哼道:“我看你就是嫉妒我!来,马上给你证明一下我的魅力,我发个消息,约她们晚上一起喝酒!” 两个妹子已经离开了,孙猴子给其中一个发去消息,邀请对方晚上约会喝酒。 过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