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官方套路
在此期间,来自安南的海船仍以五六天一艘的频率将南越战俘源源不断地送到昌化港。在顺化战役已经过去了近半年时间之后,从安南输入战俘和移民的速度也在随着其国内局势的平定而减少。高峰时期每月三千人以上的运送规模,在近期逐步缩减到到去年下半年同期水平的每月千人上下。虽然为了保证昌化工地上有足够的劳动力可用,执委会将其中大部人口都直接交给了昌化的工程部门,但对于这么大的工程来说,即便这个数字翻上几倍,也未必能满足工程进度加快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石子峒这点为数不多的劳动力也同样成为了工地指挥部眼里的香馍馍,乔志亚花了不少心思,终于是将石子峒剩下的劳动力都悉数拉进了工地,虽然多少显得有点杯水车薪,但也总算是给本地的劳工来源增加了一条行得通的路子。这样接下来再用同样方式去套路其他黎苗山寨的时候,就有了可以展示的成功样板。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黎人都能够适应这种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石子峒也有少量不愿意离开山区的人员,并没有加入到外迁移民的行业中。但迫于石子峒和海汉人已经达成了协议,这些人也不能继续在石碌地区继续待下去,只能转投那些位置更加深入内陆地区的黎峒了。 1629年9月3日,一艘隶属于民团海军的“探险级“战船缓缓驶入了昌化港,停靠在军方专用的五号泊位。由于每个月都会有好几批军用船只抵达这里,执行巡逻或是运输人员物资的任务,因此码头上的工作人员也习以为常地接住船上抛下的缆绳,拴到岸边的水泥桩上。不过当这名心不在焉的水手看到从船上通过跳板下到岸边的人,立刻就条件反射地站直了身体,右手握拳放在左胸上,口中虔诚地喊道:“为执委会服务!“ 陶东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外面享受到这种有点类似于“宗教领袖“的待遇,他倒也见怪不怪,微微抬了一下手向这名码头工人示意,就在一众民兵的簇拥之下离去了。不过这名归化民的情绪依然激动不已,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有机会在这么近的距离为陶首长服务,更何况刚才对方还有非常明显的反应,这事已经足够让他在亲朋好友面前吹个半年了。 陶东来突然出现在昌化,一方面是因为刘山夏调去执行其他任务之后,建设部在昌化地区已经没有重量级干部坐镇监管施工。乔志亚虽然也能指挥一般的筑路工程,不过他的编制终究是在军方,建设部也不太好把自己的活儿全交给别的部门来完成。 当然了,以陶东来身上所肩负的繁杂职务,他在这里常驻的可能性甚至比刘山夏更小,来这里的主要目的还是巡视工程进度,并且就一些政策性的东西给这里的管理人员更为明确的意见和命令。 除此之外,陶东来身上还有另外一个小小的任务,那就是宣布正式成立昌化港管委会,并代表执委会任命乔志亚为管委会临时主任,并继续兼任昌化石碌交通线项目指挥部总指挥职务。 乔志亚从陶东来手中接过任命书的时候也颇有点唏嘘,三年前他还是底特律的一名汽车技工,爱需求刺激的他跟着要好的几个狐群狗党参加了神秘的“穿越之旅“,来到了这个无法想象的时代。穿越前所学会的五金、化工、工程、航海、战斗等技能,让他在这个团队中拥有了自己的地位。不过能够一步一步地从其他领域走上了从政这条道路,这是连他自己都并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如果三年前有人对乔志亚说你会在中国南部的某个海边渔村当个县长之类的职务,他肯定会认为这家伙是在说胡话。然而今天这种看似荒谬的剧情却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乔志亚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现在这种五味杂陈的心情。说实话他对于从政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但他很清楚在这个团体中,从政毫无疑问是一条通往权力高层的捷径。 相比之下,从军虽然也可以快速地累计军功,获得提升,但其中的风险性还是存在的。建立民团至今,虽然还没有发生过穿越者军官在战斗中阵亡的状况,但受伤却是难免的。乔志亚自己在第一次去安南参与争江横山战役的时候,就曾经在战斗中英勇负伤——尽管只是被南越军射出的冷箭划伤了胳膊,但很难想象那支箭再偏个半尺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刀枪无眼,战场上谁也不敢说自己命足够硬到应付一切局面,乔志亚也并不想长期待在军中成为一名职业军人。现在这条路子,倒是真的很适合他现在的状况和心态。 在陶东来的主动要求下,接风宴安排得十分剪短。这倒不是陶东来有意识要倡导廉洁之类的,而是他在本地停留的时间比较有限,而需要交待给乔志亚的任务却是不少,这吃吃喝喝的时间还是省下来做点实事比较好。 陶东来要向乔志亚交待的任务之一,是关于近期接待琼联发考察团的安排。鉴于目前从安南引进移民的数量开始趋于走低,执委会认为昌化石碌这片地区的劳动力来源不能再紧紧依靠安南的输送,有一些可以利用起来的渠道,那就得进行充分的利用了,比如本地的黎苗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