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外婆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一天内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很正常的,但偶尔,极少数时间,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思绪混乱,比如分不清清晨傍晚,晴天雨天,上一秒还想着喝水,一旦水杯不在手边,下一秒就忘记了这件事。
更严重一点的情况,就是记忆错乱,认知障碍,把外孙女李绥绥错认成女儿邹妙,错认之后,她有时会嘘寒问暖,更多时候,是不堪入耳的指责和谩骂。
奇怪的是,这种情况只发生在李绥绥身上,外婆只会把她错认成邹妙,就只有这一种表现形式。
对此,医生做出如下猜测,“首先,你们两位,在患者的生命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次,你们在客观上应该有很相似的情况,比如有相似的性格,或是都经历过同样的人生阶段。”
听到这里,李绥绥和邹女士都沉默了。
医生接着说:“最重要的一点,我想,患者大概是有什么心结想解开,或者是有遗憾想要弥补,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相关的念头太顽固,太长久,在目前精神状态欠佳的情况下,变成这样一种错位的表达。”
邹女士问:“假如动手术,治愈的可能有多大?”
医生说道:“是这样的,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考虑到患者的年纪,以及可能存在的后遗症,我们不建议手术。更何况,即使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确定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们也是主张药物治疗。”
邹女士一时激动,怒道:“所以你们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保证不了,就这么耗着?”
李绥绥上前道歉,“赵医生,真对不起,我妈妈她——”
医生挥了挥手,脸色淡然,显然见惯了情绪激动的病人家属。
眼看换班时间快到了,赵医生最后说道:“还是那句话,你们作为患者的亲人,要照顾她的情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患者的心愿,遇到分歧,多些包容。除开药物治疗,生活环境也是治疗的关键。”
医院里总是有很多人,每个队伍都漫长拥挤,一张张或木然或惶急的脸,再配合满眼刺目的白,轻易就令人感觉疲惫,无法顺畅地呼吸。
终于走出医院,邹女士拿着报告单,低头绕开一个下水道盖,忽然听见李绥绥在旁边问:“妈,你以前也很不愿意结婚吗?”
邹女士脚步一顿,回头严厉地看了女儿一眼,“都现在了,说这些干什么?”
李绥绥还要再问,邹女士加快脚步,走到路口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
回家后,邹女士转述了医生的叮嘱,她的本意是希望亲人们可以多多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多照顾老人情绪,人多力量大,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没想到,邹女士原原本本讲完这几天发生的事,各路亲人们的注意力不在老人的病情,反而跑去了别的地方。
家族群里这样说:
“我侄女还是随你,眼光太高,太挑,我说句实话,到了这个年纪,不考虑个人问题确实不行。”
“二姐,看来是你以前把姑姑气得太狠,这么多年了,到现在还忘不了。”
“老了老了就是这样,最关心后辈的人生大事,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老人家的病自然就好了。”
邹女士看着一条条消息跳出来,把手机反扣在了茶几上。
坐在一旁的舅舅开口说话了,先是劝慰,“姐,你也知道这些人就这样,说话是难听了点,你别放在心上。”
邹女士听了弟弟的话,好不容易才气平一点,没想到他又接着说:“不过,难听归难听,理是这个理,要是绥绥能省点心,尽快带个对象回来,哪怕对方条件差一点呢,就当是为了妈,哄哄她,她一高兴,说不定就病好了。”
李绥绥坐在一旁,听见舅舅说出这些话,也不生气,只觉得有点好笑,仿佛是看到一个靠着喝符水治病的人。
反倒是邹女士大发雷霆,她猛地一拍桌子,伸手指着对面人,“陈钧,别在我家发疯,我从前迁就你还不够,现在还想让我的女儿也来迁就你们?少做梦了!”
舅舅站起来,难得的手足无措,“不是,姐,你是不是误会了,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你又不吃亏。”
邹女士伸手叫停,“行了,你还有别的事吗。”
李绥绥送舅舅出门,回来一看,邹女士还坐在原位置,视线漫无目的,停在对面的空白电视墙。
其实,邹女士平时也常常附和亲戚们的话,用开玩笑的口吻对女儿催婚,她今天面对舅舅的建议会这么生气,是李绥绥所没想到的。
“妈——”
邹女士回过头来,笑了下,说道:“你就别管了,回去上班吧。”
*
李绥绥在会议上走神了。
这是研发部每个月的例会,全员参与,主讲人由各个项目组的组长轮值,进行阶段性的成果汇报。
这个月轮到了研发部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