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二十年来寄人篱下的日子让莫渝把察言观色学了个精通,说别人喜欢听的话是轻而易举、张口就来的,只是这些日子她不愿再像以前那般畏畏缩缩地生活,何况也没有什么人能让她奉承,在这些陌生人面前便随意了些。
等陪霍曼莹和赵安妮逛完街已是下午,两位大小姐可算是满载而归,司机来来回回送了七八次东西。莫渝什么都没买,两位大小姐询问意见的时候,她说几句恭维的话,再做出仔细思考的模样,最后随便敷衍几句,轻易就蒙混过关了。
等众人要分别的时候,莫渝已是一身疲惫了。她委婉推辞了霍曼莹要送她回府的好意,想到街边的面摊上吃点饭,充饥后再回去。耐着最后一点好脾气跟两位大小姐道了别,莫渝使劲抓了抓头皮,朝相反的方向走去。
走出西京路,饥肠辘辘的她看见街边有卖板栗糕的,顺手就买了两个,边走边吃。到了街头的面摊,她要了一大碗清汤面,面里有肉有菜,她吃得津津有味。
日头西落,莫渝慢悠悠地走了一段路,路过邮局的时候,她记起了那封没有回应的信,猛然想到,上次去扬州的时候应该给冯老先生看看那个地址。不过幸好,那封信里没说什么重要的信息。
莫渝弯下身子捏了捏脚踝,将装着旧鞋的鞋盒扔到街角的垃圾堆上。都有新的了,何必留着旧的。她准备在街边拦一辆黄包车,这时,一辆军绿色的卡车拉着一车平头老百姓过去了。
街边的男女老少议论纷纷,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开始搭话了。
有人低声抱怨:“这些军阀是要把这益州搅得不得安宁啊。”
不知情的都要问一句:“这些军阀为什么要抓百姓?”
知道消息的人掩着嘴说道:“那些都是粮油铺子的掌柜,司令部的人说他们哄抬粮价,其实啊,就是想低价买走粮食。”
还有人补上一句:“我也听说了,北边最近战事吃紧。”
莫渝听着众人讨论了几句,一辆黄包车路过,她招了招手。坐上车,报了目的地:徐府。
人生漫漫,谁能料到下一刻的福与祸呢?
连霜正在花园里浇水,听见看门大叔在问“莫小姐好”,她放下茶壶便朝莫渝跑来。
“莫小姐,今儿有一封你的信。”连霜从围裙里掏出一封信,她悄悄在莫渝耳边说:“最近良叔对陌生信件很敏感,我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拿出来的。”
莫渝拉住连霜的手,露出感激的微笑,低声道:“谢谢你啊,连霜。”
“我还听说一件事情……”连霜欲言又止,她低下了眼,不出片刻,她又喜上眉梢,说:“不过,也是好事。”
莫渝正要追问时,良叔站在别墅大门的台阶上,朝莫渝喊道:“莫小姐回来了,老爷在客厅等您呢。”
莫渝微笑点头,待良叔转身进去,她看向连霜,希望这丫头能提前给她透露点消息,可连霜这丫头只是傻呵呵地笑着,双唇紧闭,看样子是问不出什么来了。莫渝只好加快步子朝那栋气势恢宏的蓝白砖相间的别墅走去。
一进别墅,莫渝就看到徐老爷子喜笑颜开,正在和良叔交谈。莫渝心头一颤,直觉告诉她:保准没好事。
“莫小姐。”良叔温和地叫了一句。
莫渝笑着问候:“爷爷好,良叔好。”
徐老爷子取下搭在鼻梁上的老花镜,言语之间十分亲昵:“莫渝丫头,这益州的戏听得怎么样?听慕深说你碰见曼莹,陪她们逛街去了。”
“是的爷爷,在西京路遇到了霍小姐,就跟着她们逛了逛。听戏的感觉还不错,我也算是长见识了。”莫渝回答。
“老爷,我去叫少爷下来。”良叔突然插了一句话。
徐老爷子目光看向良叔,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五月初一我们要去乡下的祠堂祭祖,你自幼无依无靠,既然我认你做了孙女,你成了徐家的人,自然也是要认祖的,所以到时候就跟我们一道去。”徐老爷子靠在沙发上,以一种非常平和地语气说出了这番让莫渝倍感头晕目眩的话。
“爷爷,我……我这次回来,其实也有寻亲的打算。等您帮我找回了箱子,我想应该会有一些线索。”莫渝努力平静下来,她不能拒绝得太直白,她的脑海甚至已经开始猜测徐老爷子这么做的原因了。
“这没关系,你是我的孙女,寻亲的事情我也会帮你的。”
模棱两可的回答,徐老爷子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莫渝更加确信眼前这个古稀老人可精明得很呢,他心里到底打得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