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林书言的父亲林平东,说简单一些就是是百姓出身,与她母亲算是青梅竹马,只是她生母邹氏生了她大哥时身体受损,待到她出生时就没挺过来。因此林书言一出生就没了母亲。如今的继母李氏也是母亲原先的贴身侍女,一直留在她们兄妹二人身边照顾,直到林书言三岁时林平东才续娶了李氏为妻,而后李氏才生下了弟弟妹妹。
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和父亲是如何相处的,但是父亲和继母李氏,自打她记事以来一直都是相敬如宾,二人对家中的事都是有商有量。父亲一直以来对李氏都很尊重,对几个兄弟姐妹也是一视同仁,并无过多偏袒。
在孩子的婚事嫁娶上,或许是父母皆出身普通人家,他们一直以孩子们自己的意愿和对方的人品习性为主,并不太考虑出身门第。在皇上赐婚的旨意下来之前,其实林家父母也有跟她提过成亲的事,当时父母只是问她有没有心仪的人,她回答说没有,他们只说慢慢相看,不着急。
或许是她的母亲去世得早的缘故,从小到大父亲林平东对她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并不怎么拘束她。在她的婚事上,父亲只说,不求对方家世如何显赫如何富有,但求对方品行端正,与自己的女儿志趣相投。
林平东年轻时想的是想施展抱负,而这么多年的为官生涯到底让他明白了官场沉沉浮浮,里面的关系深不可测,要往那最深处靠,不仅需要才能,更需要足够的家族势力作为支撑和为其提供机会。自己才能有限,寒门出身,能在如今的位置上守好一方百姓已经是万幸的的事,再往上大抵只会得不偿失。
林平东时常想,如今他的仕途不说多顺遂,但还算安稳,孩子们懂事乖巧,妻子温柔体贴,一家人吃穿不愁,这是多少人穷极一生都达不到的安稳和谐,他很是知足。唯一的遗憾,大抵就是发妻去得早,自己的二女儿年幼时便失了母亲。他时常觉得亏欠,觉着是自己当年在妻子生完长子后没有看顾好她的身体,这才导致妻子生女儿的时候难产而亡。因此在女儿的婚事上林平东格外谨慎,只求她将来哪怕嫁了人,也能快乐顺遂。
林书言自然知道并非世间的夫妻都是两情相悦的,她父亲和如今的母亲就不算是两情相悦,但也相互敬重。赐婚的旨意下来之时,她就知道她与那位六皇子大抵是很难走到像她哥哥嫂嫂那样相互恩爱,也做好了未来自己的夫君定然妻妾成群的准备。她只想着,既然赐婚旨意已下,那就自己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让人挑不出错处,连累父兄便是。
可她没想到,女子成婚前原来还要经过这样一遭训教,不问原先她的秉性如何,只将重重规矩如镣铐和枷锁一般往她身上戴,将她约束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林书言想不通,若是觉得她出身小门小户不懂规矩上不得台面,那做什么要赐下这门婚事呢?这京城中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这样多,随便选一个都比现在这样省时省力。
她突然就很害怕,她怕进了那座门,身边就都变成这般的人,她们日日规劝,最终她也变成她们一样的人:为了开始并不相熟的夫君的关注使劲手段迫害他人,她怕自己也会为了权利和地位变得不择手段,冷漠无情……
可是好像他们都习以为常了。
林书言头疼不已,每日只盼着教导嬷嬷们快些教完早点回去。青荷和锦竹看着自家姑娘每日里无精打采地,觉得心疼不已,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尽力在吃食和其他方面更加尽心地伺候。
青荷见林书言整日被这教习折腾地不轻,就想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就向林书言报了卖绣品的事:
“姑娘,前阵子您让我去办的事已经办好了,那绣品放到刘掌柜那卖,不过两日就已经高价卖出了。刘掌柜还说日后若还有好的绣品,尽可拿到他那里去卖,他照单全收。”
不久前林书言拿出几样她之前绣好的绣品给青荷,让她拿到京城的锦绣阁,跟店主商量着将绣品放在他那里卖,赚得的银子两人一九分。
原先那锦绣阁的刘掌柜是不大愿意的,他的店铺设在集市中最热闹的地段,租金不便宜,卖的货物也都是上品,价格不菲。他的铺子在京城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对他来说每个展柜都弥足珍贵,不大愿意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做嫁衣。
因此第一次青荷还使了些银子给刘掌柜,说是就当是租金,让她们试一试,刘掌柜这才收了绣品拿去卖。
没成想那些绣品展出不到三日,便高价卖了出去。刘掌柜第一回做这么低成本高利润的买卖,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轻轻松松就挣了银子。于是过了几日喜鹊去问情况时,刘掌柜边说日后若是还有好的绣品,便可拿到他店里去,他不收租金,帮他们展出售卖。
林书言听她说起那事,有了些精神:
“你自己亲自去送的绣品吗?”
“不是,您不是说要小心些不要暴露身份吗?奴婢找了从青州跟着咱们来京城伺候的喜鹊去送的。”
喜鹊是从青州跟着她们来京城伺候的丫鬟,并不在人前伺候,不易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