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这个问题……有问题
“噼里啪啦!” 书桌前,孟浪飞速敲击着键盘,对话框中一串串字符快速地在屏幕上出现、消失。 平凡归平凡,那位身残志坚的兄弟,该做的开源任务还是有在认真完成的。 脑子里又更新了一批代码,孟浪趁热将它们码了出来。 但是和前几次相比,这一次的收获明显少了许多。 充其量只是将目前他所打造的“神经系统模型”打磨的更加完美,完善了一些外围数据库。 但是核心算法和内容却没有多少创新。 关键还是卡在了三大数学难题上! 孟浪活动了一下手指,目光不由看向手边刚打出来的一份资料上。 这一集里《平凡之路》的技术附件,是一份《腿部机械义肢技术详解》。 完全仿生构造,内部零件相当精密,光图纸孟浪就打印了不下数十页。 机械设计部分是孟浪的知识盲区,基本是在看天书,只能直呼“漂亮”、“牛逼”、“不明觉厉”…… 不过也有一部分踩到了孟浪的专业范畴。 那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核心技术……“运动神经义肢技术”! 神经义肢技术,又称为神经修复术。 它是一门与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有关的学科,用以帮助各种残疾和瘫痪患者恢复残缺功能。 比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全球已完成的成功手术超过70万例,帮助无数耳聋患者恢复听力。 不过这只是最初级的应用。 前沿的神经义肢技术再往前推进,便是另一颗璀璨的科技明珠——脑机接口技术! 通过在大脑植入一个微型装置,读取大脑的意识,然后通过短程蓝牙技术控制机械义肢进行运动。 被誉为“钢铁侠”的马斯克·埃隆,据说近期就在搞这个东西。 这里面不仅涉及到神经学、医学、生物学,还涉及到计算机学、神经信号模拟等复杂领域。 要设计出能够模仿正常生物神经信号的义肢,就必须精准模拟出正常功能组织的非线性输入/输出(i/o)参数。 要实现神经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技术,所需要的计算机建模就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巧的是,孟浪一直在做的“神经系统模型”中,就有这方面的涉猎。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仿生机械义肢,已经可以做到由大脑控制进行简单运动,甚至还有初级的触觉反馈。 但它的实用性和成本完全不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不过孟浪手中这份义肢技术的技术含量,远超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水平。 除了千锤百炼的机械设计结构之外,它与当今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了初级的“神经接驳技术”! 不同于手部和脑部的密集控制神经,腿部的运动功能不需要像双手那么灵活,也不需要承担中枢神经的庞大信号处理任务。 因此腿部的神经结构相对简单。 涉及坐骨神经、皮神经、腓神经、胫神经等等。 所以,腿部的机械义肢,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 这份图纸里的机械义肢包含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肢体、神经紧密相连,通过手术安装在断肢末端的“端口”。 另一部分则是机械义肢主体。 这种技术不需要往大脑里安插芯片,使用时,只需要将机械义肢插入“端口”,就能完成神经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实现控制自如的神经接驳。 这样的机械义肢不仅抗干扰能力强,而且更换起来十分方便,模块化的设计完全可以实现随时替换。 “这东西的民用价值和军用价值,似乎都很不错啊!”孟浪思索道。 民用方面自然不用说,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残疾人,这灵活自如的义肢简直就是他们的福音。 再套个仿真皮肤,混在人堆里。 你不拿残疾证混福利,那谁也看不出你坐公交车可以免费! 可想而知,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之后,又可以给自己增添一条赚钱的渠道。 军用方面影响就更深远了,这种机械义肢操控自如,在速度和力量上,要远超普通的士兵。 某种意义上,它就是一种“内骨骼装甲”。 比之臃肿的外骨骼更加小巧灵活,材料强度上去之后,能打能跑。 要是闫薇薇换上这种钢铁大长腿,那场面…… 你能想象一个普通士兵用博尔特的速度完成二十公里负重越野,然后给自己换一块电池后杀入战场,然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