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侍郎刚满一年,有次府里厨房做了新花样的点心,特意端过来让闵元尝尝鲜。闵元当时胃口不佳,便将点心赏给了一旁名唤“九儿”的小厮。九儿欢天喜地地接过。结果闵元手里的书还没翻几页,就见他口吐白沫倒在了后院。府上乱成一团,闵元见状忙命人去请郎中,可郎中还未曾来得,他就面目扭曲,极为痛苦地死在了院中的竹榻上,怀里还有牛皮纸装着的几块点心。
此事传到宫里,皇上下令严查。大理寺过来押走了府上的家丁,装模作样盘问了几天,最终将厨房里使唤的一位又聋又哑,目不识丁的大娘带走了。明眼人都能一眼看出下毒者另有他人,何况闵元。可闵元那时却也无可奈何,任凭刑部的人将她拖走。有人在她府上下毒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等此事过了没多久,忽有一日,向来不曾往来的窦荣来到她府上。扬言冒死过来给她指一条明路。
闵元听出话中的深意,却依旧假装不解地问道:“闵元生活事业一帆风顺,却不知道需要什么明路。”
窦荣刮着杯里的的茶沫,笑道:“前几日有人在贵府中下毒,将贵府搅得家宅不宁,大人也为此受惊。虽说皇上下令彻查了此事,但闵大人该不会真的相信大理寺那些人的说辞吧?”
闵元盯着窦荣,沉默了半晌,问道:“窦大人这是何意?”
窦荣道:“在下的意思是,今天是毒药,明天就可能是暗箭,闵大人能躲过一次,却不能保证能躲过每一次。”一边说,一边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递给闵元。
闵元接过拆看,乃是睦衍与朝中大臣来往的密信。
信中称殷国已灭,昔日旧主如今已近在眼前,身无大将护身,旁无谋士出策,正乃下手的绝佳时机。信中还催促道迟则生变,建议立马将闵元秘密处死,其后便称身染恶疾不治而亡,彻底灭绝殷国后患。
睦衍回复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殷州归附未久,民心未稳,贸然行动恐造成殷州大乱,殷州地远彼时朝廷力不能及,反而不美。况朝廷也需将息生养,不宜再生事端。因此只可缓图而不能立决。
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
明明确确是睦衍的字迹。
闵元知道会有这一天,却未曾想过这么快。她拿着信件几乎站立不稳。
窦荣看着她,冷冰冰道:“这几封书信究竟是真的还是在下伪造过来哄骗闵大人的,闵大人冰雪聪明自然能够想明白。”
闵元稳了稳心神,问道:“不知窦大人所谓明路究竟是哪一条路,还请指教。”
窦荣当时看着她的反应道:“我想闵大人贵为殷国旧日之主,自然不肯屈身事他人。在下这条路,如果没有闵大人协助,只能算是有七成胜算。若闵大人愿意为其再加上三成胜算。我可以保证,等事成之后,我便下道圣旨废除本朝与殷州的宗藩关系,周殷两国彼此分庭抗礼,仍以两国相处。
窦荣很聪明,讲话真假参半,很能唬人。
让闵元跟着他一块造反是真的,事成之后废除宗藩关系则是假的。窦荣拉拢闵元无非是怕造反之时受到殷州的牵制而已。
等窦荣事成,第一件就是将她斩草除根。
闵元盯着窦荣道:“当真?”
窦荣道:“当真。”
闵元起身,跪于窦荣身前:“如若真能如此,闵元归国之时,情愿贡献殷国两座城池以作谢资。”
窦荣忙上前扶起,目光直视闵元:“闵大人想清楚了,谋反一旦失败便是灭门的罪。
闵元冷笑道:“大将军说笑了,在下无门可灭!”
窦荣闻言一愣,即尔心满意足地走了。
闵元目送窦荣消失在回廊尽头,回身一头栽倒在厅前。
那次闵元昏迷了整整三天,接连两天喂什么吐什么,完全不受控制。阵仗之大,连皇上都惊动了。带着太医来了两次,诊脉下药,可是已诊过脉,煎过药,再看也看不出花样来,急得太医身上直冒冷汗。
闵元躺在床上,一会儿梦见自己在殷州的宫殿中,一会儿又是在跟尹亭逃亡路途中,一会儿又看见自己立在朝堂中,睦衍正含笑望着她。
直到昏迷第三天傍晚,闵元还在梦里,嗓子干渴欲裂。忽觉唇边冰凉,一人拿着凉瓷碗给她喂水,似乎是井里湃过的糖水,闵元忙大口喝水。待到睁眼,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陌生的脸,虽说从未见过,但闵元恍惚间似乎看见了自己的母亲。
她幼时曾失脚掉到湖里,正是大秋月里,经了水又冒了风,众人都道她是没救了,但恍惚之间,似有神明护持,闵元发热了好几天,最后竟活了下来。当时她在殷州的宫殿中醒来时母亲看她就是这个眼神。
后来才得知当天喂她喝水的是很受窦荣宠爱的张月隐张夫人。
她后来假意跟窦荣合作,偶尔也会去窦荣府上商议事情。有次张夫人病重,遍访名医不得。闵元当时找了名医给大将军送过去。
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