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他们吵完架后不久,溪闻钟告诉她,杨维柯离开青田了。
刘欣圆的回忆被床头的闹钟唤回,这是在提醒她该解决晚饭问题了,她却在铃声中,滑向记忆的最深处。
自从她离开青田镇、来到泰和县,并且交到郑君、林婉两个好朋友,她才逐渐认识到世界的广阔无比。
她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寄养在大姨家,被亲近的人抛弃和无视的恐惧深深扎根在她的心里。
一年级时,她从大姨那里得知,外地打工的父母又生了个男孩。
当时农历年将近,大姨家的孩子热热闹闹地缠着父母;她站在座机电话下面的凳子上,灰溜溜地像只小老鼠,焦急地等待着父母的电话。
中午没有等到,她就安慰自己再等等,可能下午放学就能接到电话了;一天没等到,她就安慰自己,再等等,他们在忙,可能明天会打给她。
她就这样不知焦急地等了多久。
也是这段难熬的等待,让她开始有了明确的记忆。
她不知别人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史时,拥有的对这个世界第一眼的记忆是什么。
苦苦等待了一段时间后,在电话铃“叮铃铃”响起的一瞬间,这个世界在她眼里无比清晰,她意识到自己降临到这个世界:穿堂风寒气入骨,堂弟、堂妹的笑声清脆而刺耳,钉在墙上固定电话的电话线打着圈圈,饭桌的红漆掉落、露出黑色的内里...
每一个“铃”字柔滑地往前移,由单独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一条虚线,连接了时间与空间,把她从襁褓里拉到电话铃下,把远方父母的声音带到她身边。
“欣圆,接电话啊,你爸爸的电话呢。”大姨慈爱地和她说。
她听从大姨的指令,呆愣愣地扒着墙站到凳子上。
“爸爸,”她为即将到来的惊喜而雀跃不已,却为了保持乖巧,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开口。
“圆圆,你有了个小弟弟。”父亲疲惫的声音从电话筒里传来,刘欣圆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大姨早就告诉她了,就听见他说:“弟弟小,做不了火车,今年我和妈妈就不回去了。你乖乖的,别给大姨家惹麻烦,让着点堂弟堂妹,他们...”
她想说她不想要小弟弟,她想说她只想他们回来,她想说她在班里没有小伙伴,她想说她很孤单。
但没等她开口,就听见一阵嘈杂的声音,父亲说,“欣圆,你妈妈喊我了,我要挂了,爸爸妈妈的礼物过几天就到了,你乖乖的。”说完,他就挂上了电话。
她脑海中,“铃铃”的铃声断了。
当晚,她的小脑瓜里反复想,她觉得小弟弟就是他们遗忘她的原因。
父母把她遗忘在乡下,爱与温暖不屑于在她身边停留。
她在心里阴暗地嫉妒着那个素未谋面的弟弟。
她三年级、弟弟两岁时,她父母才从外地回来在镇上定居,顺便把她也接了过去,她才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
她听见厨房里妈妈跟大姨说,不愿意接她回去,想让她先在乡小上学。大姨说:“欣圆可以在你们忙的时候,帮忙照顾俊谣。”
高慧把她接回去了。
她见到那个娃娃了,软绵绵的娃娃朝她伸出手等着自己抱他。
刘欣圆没动,他就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时,浑身奶呼呼的。
她想起自己被接到镇上的原因——照顾这个娃娃。
她看见自己露出丑陋的一面,她讨厌这个弟弟,从素未谋面开始,也不知何处是终点。
镇上的新家没有刘欣圆想象地温暖,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刘父是名货车司机,在各地颠倒黑白地跑车,十天半个月不着家。
妈妈高慧在镇上开了个小店补贴家用。敏感内向的她畏畏缩缩地扮演这个陌生家庭的背景板角色。她渴望沉默的父母给她一个怀抱,她扭曲地渴望着爱与亲情。
她常常一边自我安慰:我再优秀点,就能得到他们的关心;一边自我厌弃:无论我做什么,我都是不配拥有爱的。
她起先并不喜欢这个小娃娃。可高慧一忙起来,她不得不学着照顾刘俊谣。每天放学回家,就要帮他换洗尿布,洗澡,喂饭。
当初的小娃娃长成了身后的小尾巴。
他不爱说话,不爱和其他孩子玩,有时会莫名奇妙地打自己,老是出神地在小店外等刘欣圆放学。
但他和刘欣圆最亲,爸妈叫他,他不搭理,只有刘欣圆喊他时他才会转头看向刘欣圆。
刘欣圆觉得在这个沉闷的家里,刘俊谣也很可怜,他们都是以另一种方式被抛弃的孩子。
某一天,一件事转变了她对刘俊谣的态度。
她做值日比平时晚到家一会,店铺开在小学附近,每天放学时候时候最为忙乱,高慧分身乏术,而店铺前的刘俊谣不见了。
她和高慧找遍了小店,又到外面的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