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相聚
陈百道上战场第二年,从军营里来了信。他听说夏和并未跟随柳氏进京,有些担忧,信中却并无责怪的话语,只是叮嘱蔡原好好照顾夏和。
他还提到陈景行,说自己几乎没有见到儿子,只有一次大军进攻罗埠,景行是先锋兵,冲锋陷阵,后背受了很严重的伤,送到他这里医治。
但是哥哥却不愿意公开他们的关系,私下里对他说,等到有了战功,一定携功劳来见他。
后来战事吃紧,夏和没有再收到过他们的信。她倒是寄过好几次信,拖杜伯伯送去军营。回春堂生意不错,她和蔡原哥的医书越发高明,蔡原哥还娶了妻,是隔壁卖酥饼家的春英,对她很好。
她常惦念哥哥景行,却丝毫不提同样在军中的齐昭。这些年战事不断,齐昭这两个字穿过连绵高山,渡过迢迢大河,总会出现在她的耳边。
不少人说齐家是天将转世,一家子都会打仗。齐昭年纪虽小,刚入军营就崭露头角,带兵突袭,火烧粮草,立了不少军功,连皇上,都要把郡主玉佩给他。
夏和心里暗暗思量,倒是真有这个可能。齐家大军在手,威胁皇权,总要设法制衡。只是齐昭若娶郡主,前两年不能参与政事,为了群主,恐怕也不好回军营带兵。
但是又有一次,她去茶楼给人看诊,听人说郡主有心仪之人,太仆寺卿家有女儿正值妙龄,在聚会上,与齐夫人也很投缘。
听得多了,夏和不禁想起前世,每次宫中宴饮,许多官家小姐私下议论俊俏儿郎,说些家中婚嫁安排。
当时她们最钟意的是钦天监家的大公子卫临安,据说他仙姿道骨,俊逸非凡。卫临安入翰林编修后,夏和曾偷偷看过他一眼,离得很远,却能感受到气质清朗,遥似谪仙。
不管怎样,王孙公子,世家大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结两姓之好。
记忆中的奶娃娃齐昭,一定也会有这样的亲事。
不过去年杜伯伯回城采买军需,特地来找蔡原哥,见到夏和,匆匆忙忙送给她一块玉佩。
杜伯伯说,是齐昭听说他要回来,让他捎给自己的。
蔡原哥的眼神瞬间变得很玩味,大约是私下和嫂嫂说了什么,嫂嫂问过她好几次齐昭。
“齐昭哥比我大五岁,爹爹刚去军中,公务繁忙,齐将军就让我进府里和柳姨作伴。所以那一年,我和他见过几次。
夏和柔柔说着,眼神清亮,似乎他们仅仅只是童年玩伴。
春英却不相信。蔡原曾告诉她,夏和去齐府里住了一年,回到家中后,齐家小公子还是隔三差五来送东西,哪怕后来入了军营,一有空也会赶回来给夏和过生辰。
“蔡原,”春英推搡他胳膊,在他耳边说,“齐家小公子的大名如雷贯耳,立下不少军功,街坊都说他比齐大将军还厉害呢!”
蔡原呼呼大睡。
春英一巴掌拍他臂膀上,清脆的一声响。
“娘子啊,我的好娘子。”蔡原翻过身来,说道:“人家齐昭少年将军,神兵下凡。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他不是喜欢夏和妹妹。”
蔡原坐起来,捂着她的嘴,“你可别瞎说,虽然咱们靠近东边,民风开放,可妹妹还没嫁人,名声重要。”
他恨铁不成钢地劝她,“英娘,你别惦记齐昭。人家是天上云,咱妹妹虽然聪慧貌美,天上地下找不出第二个,可咱们终究只是个普通郎中,配不上人家。”
春英叹口气,“我这也是想让妹妹嫁到好人家。妹妹长得美,医书好,又心善,这两年明里暗里找我打听的有不少人,可我看了又看,诺大的城里竟然没一个能配得上她的男子。”
蔡原搭上她的肩,轻轻捏了捏,笑着说:“听说北伐大军班师回朝,师傅在军营这么多年,应该也认识不少好儿郎。”
“说得也是,妹妹的亲事最终还得让师傅做主。”
夏季多雨,池塘水满,阵阵蛙鸣。几场大雨后,树木葱茏,夏和背上药篓,寻了个好天气,去山上采药。
这些年她的医术进步很快,在回春堂的名气甚至超过蔡原。蔡原颇为不服,但遇到疑难杂症时,他百思不得其解,夏和却总能抽丝剥茧寻根溯源,轻轻松松治好病。
他不得不承认师傅说的有理,夏和或许是在医术上有些机缘,不然,当初师傅怎么不培养景行,转而从小教导夏和呢。
夏和也不拿自己当女孩子看,像春英,有时候还会抱怨分药包,磨药粉累。夏和呢,即便爬山涉水也毫不在意,经常一身男装,打声招呼就出门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