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烟草
两人找了个遮雨的屋檐,余青竹取下背篓,扯掉上面的雨布递给花酿,示意她擦去身上多余雨水,随后拆开一包香料,将里面的粉末倒掉,掸去牛皮纸上的香末,对半折好。
花酿按照他的意思,接过牛皮纸垫在腰间伤口处,暂时隔开湿气。
余青竹拿出小本子,思虑好一会,方寸万重汇于笔尖,似有千钧重,不知从何叙起。
他想到花酿一向不怎么用早饭,挥挥洒洒落下几字。
(用过早食了吗?)
“尚未,这些都是要送的香料吗?”
余青竹闻言点头,胡乱将本子塞进怀里,撑伞去了街角。
花酿望着他的背影,视线逐渐模糊,几滴水珠掉在手背上,花酿似有所感摸向脸颊,手指沾染了些湿意。
花酿少时就已参悟辟邪剑法,剑心坚定,异于常人,剑术一日千里,速度可谓惊人。
师傅说过放眼宗内弟子,他最放心的便是花酿,所以当同辈还在成群结队参加比武大会,互相切磋以促进宗派之间交情时,花酿早一人一剑下山历练去了。
江湖人心险恶,花酿吃过几次关乎生死的暗亏后,便不再取信于人,她只信自己所看到的,所以她一旦认定什么,就是一条道走到黑。
等到她历练几年后回宗,昔日慈爱的师傅横眉冷对,关系亲近的师兄形同陌路,她以为是她做得不够完美,于是之后办事只讲效率,不讲情面。
宗内对她的微词颇多,长辈们虽赞她沉稳持重,却不对她委以重任。同辈晚辈待她毕恭毕敬,但也疏离冷漠。
无数言语阴阳怪气,夹枪带棒,花酿本就不善言辞,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更是让她难堪,她开始讨厌人多吵闹的地方。
之后花酿除去必须参与的活动外,其余一概推掉,终日与剑作伴,离群索居,甚少出现。
后来付星亡故,她多是出宗在外,鲜少与人为伴,如无根浮萍,不知何处扎根。
年岁愈长,内心愈发空落,她是宗内口耳相传的天才,也是人人避之不及的怪胎。
已经有许久没人问过她一句:可吃过早食了?
余青竹回来时,看见花酿正在擦脸,眼睫挂着水滴,似才哭过一般。
他一层层剥开油纸,露出里面热气腾腾的包子,香味扑鼻。
花酿捏起包子送进嘴里,咬开才觉肉馅滚烫,她将包子放在手掌小口小口吹气。
余青竹注视着她的动作,眉角含笑,见花酿望来,他急忙装模作样地凝视雨幕,伸出手任由檐角雨滴在手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心间也开起一朵朵小花。
“你也吃。”
花酿连同油纸递给他,余青竹捻起一个,唇齿留香,他走过无数次这条街道,也买过很多次这家包子铺,但只觉此刻味美更甚以往。
待花酿吃完包子,两人随意收拾后启程,余青竹弯腰拉住竹篓带子,想要顺势背起,未料怀里掉出一物,他来不及去抓,只能任它掉下台阶。
花酿扭头去拿药盒,回头瞧见小余师傅用来交流的小簿掉落在泥水里,于是倾身去捡。
正巧此时一辆马车疾驰而来,花酿眼疾手快,捻住一页便要将簿子提起来。
浸水的纸受到外力,直接被撕裂了去,余青竹迅速拉起花酿,使她免受泥水打脸之苦。
马车带起的风卷起泥水里的小簿翻了几页,上面有些字晕染开来,但仔细分辨应是能行。
余青竹突地想起什么,不顾背上竹篓便要矮身去捡那小簿子。
“小心雨水!”
花酿赶紧撑开纸伞,替余青竹遮住雨,但篓里香包多少都受了雨。
余青竹捡起簿子,甩去多余泥水,好多页粘成一块。
昨夜他蜷在床上写了不少纸条,写完就撕掉,反反复复,最后还是留下了几张。
当时只为宣泄情绪,现在只觉词句不妥。
花酿出现突然,他尚未销毁。
余青竹用油皮纸将小本子裹了起来,直至看不到任何一角。
花酿拉着余青竹的袖角,落后于他半身的距离,小心护好怀里的药盒,亦步亦趋地跟上他的脚步,一柄伞容纳两人稍显拥挤,余青竹将伞往斜后方偏了些。
不知何时走到了外街,烟雨落进深巷,乌蓬船缓缓前行,竹篙撑起阵阵涟漪。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①
余青竹带花酿行过石桥,船上的人哼着小调,吴侬软语,清朗妙绝。得益于花酿丰富的阅历,她能大致听懂关州方言,不过说不出来就是了,幸而多数人能讲官话。
过了石桥再行几步,便能看到远处树下坐了不少蓑衣翁。
赶车的老翁认识余青竹,收了银钱就带着两人去了驴车旁。
老翁抖了抖蓑衣,自言自语道:“这雨啊就快停了,老家伙走吧。”随后一抬鞭子,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