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备礼双双情愫浓
这回,林梦素算彻底搞定了安庆公主。
那么,公主和亲这事,也是彻底没得改了。
林梦素来到太极殿向皇帝复命,皇帝很是满意,即刻命人取来官服,正式授予林梦素尚仪的职位。明日就入职。
消息很快送到了林括那边,林括起初还有些担心,毕竟他这个温恭婉娩的大女儿平日连句重话也听不到,现在却要她和娇纵的公主正面交涉,属实是皇帝难为人,无怪乎连林括临走前还要多给林梦素打打气。
好在林梦素见得了大场面,毫不露怯,这才稳住阵脚。
当然,这件事也传到了宫外边,京城里的百姓都知道新来了一位出色的尚仪,刚上任就说服了公主去和亲,立下了不得的功劳。
百姓们不知道西域发生了什么,更不明白公主为什么要嫁到西域去,于是就有人猜到是不是要打仗了,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皇帝下令彻查散播“谣言”的人,并且命人在京城贴了告示,声称公主和亲是出于礼节,奉循先例,以增进与西域的友好关系。
百姓们不信也得信,因为弄不好被巡查的官员发现了,是要被抓起来的。
于是,京城说书先生的话本子里的主角也变了。从前大抵说的都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如何保家卫国的,要么就是哪家的小侯爷从歹徒手中抢下民妇的正义之举。
总之,把男子的功德捧到了天上。
现在呢,新出的话本子里,男子被压了一头,倒有了“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的话来。什么女侠客行走江湖、官女子巧辨奸佞、女医师悬壶济世……再离谱些的,翻出了前朝的旧典,什么孟母三迁、花木兰替父从军、大唐奇女子①樊梨花南征北战……又重新拿出来说啊唱啊的。
京城的风气变化极快,但这大多围绕当朝发生的时事,只有符合皇帝的心意,这些娱乐项目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统治者的一举一动,偶然动止,都关乎到百姓的安危。所以秦始皇穷奢极欲,百姓敢怒不敢言,必定冒出来个“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晚年的唐太宗迷恋长生不老,一心炼丹,不问民生,可谓“不问苍生问鬼神”……
善始者多,克终者寡。
当今皇帝元玦还是八皇子的时候,那可是经历了夺嫡之乱的。武显帝共有十三位皇子,到他执政后期,朝纲混乱,皇子们野心勃勃,为了太子之位骨肉相残,最后双双倒台,死的死贬的贬,竟然一个不剩。如果不是皇帝从小不受宠,估计也活不到今天。
至于为什么不受宠,那是因为皇帝的生母身世并不光彩。自古有“母凭子贵”,可皇帝却是“子因母贱”,先帝南巡时宠幸了一位歌妓,然后就有了当今圣上。
后来那位歌妓,没入宫就死了。有人传言说是先帝暗中命人毒死的,也有人说是哪位妃子惧怕她入宫受宠结果了她。可真相如何,谁知道呢?
没了生母的皇子处境可就不好过了。皇帝直至十二岁,才见了自己父皇第二面,先帝才想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个皇子。
所以皇帝名为元玦。
玦,有缺口的玉。
这缺的哪一个“口”,对于先帝来说,是自己的八皇子少了个好生母。
对于元玦自己,大概是少了份该有的父爱吧……
当今圣上一直不准人提起自己的生母,这无疑是他这个帝王一生中最大的羞耻。
但他又可怜自己的童年,于是把它变成了对没了生母的二皇子的溺爱,以此算作对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的补偿。
有这样的遭遇,皇帝自然忌惮后宫妃子的家世,所以他向来雨露均沾,绝不专宠任何一个。
在国事上,他竭尽心力为民着想,一切以民生为重,效仿唐玄宗亲贤臣,远小人,广开言路,算是一位明君。
只是,有些懦弱……
---[顺安王府]---
林幺初也很为自己的姐姐高兴,她写信寄到了宫里向她表示祝贺,两人虽然各在一方,心却一直在一起。
林幺初坐在内院的秋千上慢悠悠地荡着,正在看新出的话本子,讲的是一位名叫苏小凝的歌妓如何凭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脱了贱籍,还收获爱情的美满故事。
林幺初很喜欢看这些话本子,无聊时打发时间,里面的故事也有趣儿。
景南浔这会儿从外面回来,还带了两样东西。
“夫人,我回来了。”
“去哪了,这么久,都快用午膳了。”
“我去取了两样东西,迟了些。”
“什么东西?”
“你看了就知道了。”
说着他拉着林幺初的手进了流清阁,然后从身后拿出两样东西,放在桌上。
第一样是一把剑,收在剑鞘里,通体银白,还挂着一条水天碧色的剑穗。
“你不是已经有祭思了吗?怎么又铸了把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