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天色沉黑,雨已休止。
云雾稀疏地幕着,微弱的光透过云层,空中漫着湿冷的雾气。
骇异的寂静中,一声琉璃乍碎刺入人耳。
储宫殿外,齐整整站满了太监与宫女,听见这声响,彼此面面相觑,每个人的心都像紧绷的琴弦。
殿内,少年墨发高束,面容清俊,轮廓犹如刀锋雕刻一般,一身华贵玄衣缀着金绿色的滚边。
少年脱下平日里温润如玉的面具,捏碎一地琉璃碎渣,血液从指缝中凝出,神态间有着生来高贵不凡的威严与狂傲。
“皇后的人送来了?”
少年储君的声音不疾不徐,不高不低,却是犹如乌云压境般的压迫。
跪着的掌事宫女这才颤颤抬头,却也不敢直视储君眼眸,只声音细低回复,
“启禀殿下,奴婢已命嬷嬷将那新来的通房宫女濯发、洒身、洒足、洒手,此刻人正在您秋坊寝殿内。”
李浔拧眉。
如今朝野混乱,皇后宁氏与丞相赵沣二人勾结,妄想掌握大权、易储换代,北朝朝廷上下无数人都紧盯着他的储君之位。
他的父皇仁宗——李信,三年前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大权旁落。
其间匈奴扰境,洪涝泛滥,百姓痛苦不堪。
李浔心怀江山社稷,位至太子理应代为执政,却因宁赵一党的干预难以施展壮志。
多次决议只能依靠提点朝内大臣,让其建言献策,里应外合,这才堪堪稳住局势。
作为北朝太子,他受形势所逼,只能暗中韬光养晦,拉拢势力。
为让皇后一党放松警惕,日日出入青楼,佯装着贪恋美色、无心朝政的假象。
可丞相赵沣与皇后宁氏也并非愚人,二人的城府极深,李浔表面工夫做足,却仍难逃怀疑。
三个时辰前,皇后命太监领着数十位通房宫女,美其名曰太子十九诞辰之礼,强压李浔收下。
李浔心有愠怒,却不愿逞一时之气。
思罢,唇边勾起不易发觉的抿笑。
“皇后关心孤,却不懂孤,听闻通房宫女大多俗柳之姿,其中可有沉鱼落雁、出类拔萃之美人?”
“若是连那棠花楼的花魁,那就还请皇后送回。”
宁皇后听言,忽得大笑起来,尖锐的声音伴着因笑而摇晃的金凤钗叮铃声。
“好啊!太子真是重情之人!”
“那棠花楼的贱女听到这话,可是要大肆宣扬太子的仁心宅厚了。”
“不像本宫,向来作为颇受百姓非议。”
宁氏用那长长的指甲敲击着红檀木的桌几。
妇人年近中年,皱纹已爬上眼角,仍能看出年轻时的美貌,眼神却满是心计,红唇是不服老的正红色,艳丽又狰狞的神色透出狠厉。
“可太子若是一人不收,可就真拂了本宫的情面了。”
李浔心中转念,凝视前方,轻笑一声,装的是风流的样子。
“既如此,便留下容貌最为上乘的一位。”
“孤,自会好好疼爱。”
少年的黑瞳深处藏了些许寒冷,阴郁得彻底。
宁氏哼了一声,便拖着凤锦华袍,拂袖而去。
总管太监苏德全一直在旁听候,眼看着时机正好,小心翼翼地端上早就准备好的木盘。
上面搁置着所有通房宫女的朱红纸剪的小像。
一扫而过,小像中的女子多是百媚千娇。
李浔不爽地睥睨,俱是艳俗无趣。
唯有最角落的一张,虽非正经的天姿国色,但一张古典的鹅蛋脸,眼睛生得妩媚妖娆,鼻尖雅致,下巴微翘。
神色比其他女子多了些冷艳孤傲之气,万种的玲珑风情。
李浔想起,御花园数年前也有满园袅袅娉娉的牡丹芍药山茶茉莉。
他下了太傅的课,在花坛前流连逡巡,画作、题诗、闻香。
不久被仁宗发觉,以耽误李浔功课之名,命人将那些花一夜之间都剪了。
从那之后,少年再不赏花。
苏德全倒是会察言观色,看着李浔目光流转,立刻声音尖细地说,
“太子殿下好眼光,这位主子真真美貌名冠晋阳城,乃是吏部尚书侑明之庶女。”
“姓侑,名萋萋。”
倒不是无人可选,只是别的都不想要。
望着那朱红,李浔竟有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一种心在胀鼓、摇来荡去的感觉。
“就她。”
———
轩窗半掩,金辉落满窗台,帐幔间有那酽滟的日光。
侑萋萋不知睡了多久。
她在一片混沌中漫步着,一阵浓浓的白雾袭来,那雾气是那样深沉,那样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