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成了赵芽儿皇宫外的“家”,那华芸乐无日后论是明里见面,暗里传信,都有完美的借口。
而且赵芽儿这小娃娃过去,更能加速王府和华芸乐建立信任关系。
华芸乐颇为满意,她没想到赵芽儿这么快就能修补她和王府的关系。
周珏知道她分粮于百姓就已经对他有了很大的改观,加上她最近的行为,在朝堂上态度都有了很大缓缓。
这次自己真心以对,把肺腑之言告知,又有赵芽儿在一旁润色,很快就亲情复燃,稳稳地站在了一条船上。
“芽儿的谋略,母后不能及。”华芸乐心服口服。
“哎——母后何出此言?”
“母后的谋略,乃脱开了当代糟粕的束缚,是常人不能及的先进之想。”
“只是您有了想法,周遭束缚太多,您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已。”
赵芽儿菀儿一笑,“芽儿只是帮你挣脱开众人的束缚,达到您的理想罢了。”
她并非阿谀奉承恶,华芸乐的思想很是先进,若不是这几日赵芽儿发现了她思想上的局限性,就说华芸乐也是穿越的她也信。
一个王公贵族出身,却能想出将土地归为国有,不能分给世家大族,而是借给百姓耕种。这一个在后世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想法,就已经超越了历史洪流。
更别说她隐隐还有推广教育,设置医疗机构的想法。
华芸乐是一个伟大的人。
赵芽儿出身现代,也这么认为。
但她的步伐太快,手段太狠,又没有人心做钉子,替她打稳地基。所以她的人生轨迹才会那么艰难。
听到赵芽儿的肯定,华芸乐也很高兴,她掀开布帘,看着诚心诚意向自己跪拜的百姓,语气带了几分轻快,“那以后还请芽儿助母后完成大业。”
说罢,她转头看向了赵芽儿——
这个坐在马车上,脚都够不到地的小娃娃,“母后也会让芽儿成为大夏最尊贵的公主。”
这一句,是她对赵芽儿的承诺,也是对赵芽儿的肯定。
意思是:你成功上船了,还是一张全程票。
赵芽儿心中欣喜,她微微一笑,“谢过母后。”
......
上午玩乐一遭,可是囤下来的奏折可不是说没就没的。
竹简摞了一摞放在案上,是赵芽儿看了一眼都头晕的地步。
这么冗杂的奏折,皇帝都摘帽子不干了,可是华芸乐,她的好母后,却能从一早看到晚。
每一封奏折都给出自己认真的批阅建议。
但这么熬下去,不是个良策啊。
不说会不会把自己累垮,单于政策实行上,也容易因为华芸乐下意识的独断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赵芽儿有在一旁陪同的权力,看着座位两三个时辰不曾动一下的华芸乐,她放下手中的书籍,上前打断:
“母后,傍晚了,陪芽儿出门透透气吧。”
赵芽儿这么好学的人,看了一下午的书,都不免有些疲惫,华芸乐常年如此,应当已经浑身酸痛了。
华芸乐揉了揉疲倦的眼睛,看着已经暗下来的天色,又看了看地上还有半人高的奏折,她眉头微皱。
显然,她不想懈怠她的工作。
但赵芽儿有请求,华芸乐思虑再三,还是选择和赵芽儿出去透气。
朝柳在一旁都惊了。
曾经她每日都会劝告,就怕自家娘娘整日久坐,坐出什么毛病来,但娘娘从来不听,每天就像拉磨的驴一样,整日不停。
谁劝都劝不住,如今小公主一句话,就能让娘娘放下奏折,出宫门散心。
小公主在娘娘心中的地位,也是颇高啊。
趁着夕阳还未落下,华芸乐带人去了御花园。
这时候宫里的主子大都在用膳,御花园里少有人在,于是修剪花枝的太监们就纷纷开始动作起来。
管事的太监在一旁监督,小太监们在自己的工作范围里忙碌,赵芽儿折下一枝花玩弄起来,“母后每日如此,不会感到身体匮乏?”
华芸乐点点头,从早上坐到晚上,一直看奏折,绞尽脑汁想对策,怎么可能不累呢。
“母后这样,迟早累垮了身子,何不把事情分发给大臣,让他们去想对策?”赵芽儿引入正题。
“大臣们只知道自己的家族利益,分给他们,怕是更加乌烟瘴气了。”
华芸乐当然也想让人为她分忧,可是她身边本就缺乏人手,更别谈有大臣愿意主动为她办事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做什么都要她在后面挥着鞭子,逼着他们往前走。
至于为什么不能把他们替换掉,则是因为世家大族根基深厚,华芸乐一人不敌。
“大臣难用,母后不如将身边有才之人放到宫中,让他们为您出谋划策? ”赵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