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身在江湖
酒宴少了元载,倒显得清静了不少。 周钧、邵昶和柳载三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说着大唐的风土人情,颇有一番乐趣。 后来,三人索性连饮妓也辞了,自斟自饮。 周钧听柳载说道,后者本是衢州司马,因看不惯官场种种,便弃官去了武宁山隐居。 因为素有贤才,又名声在外,还是被朝廷召拜为监察御史,叫了回来。 柳载说道:“入这长安之前,某曾想过,这京畿之地,圣人治下,诸事当是规受循导,却不想与那衢州,并无二异。” 邵昶听见这话,连忙劝道:“夷旷慎言。” 柳载吃下一杯酒,摇头说道:“某已向朝廷请了外放,等出了这长安,过个数月半载,说不定又要入那山林之中做个野夫。” 邵昶闻言,也只是叹了一声:“夷旷不乐检局,脱身世外,吾等也是羡慕得紧。” 柳载看了邵昶一眼,没有说话。 周钧想起前世今生,一阵感慨,抿了一口酒说道:“人自入了浊世,便如鱼入江湖。” “吾年少之时,总想着如何弄潮争流,建功立业,在一番沉浮之后,才明白一事。” “欲寰清先借势,欲完人先度己。” 柳载听见这一句,身体一震。 一番沉思之后,柳载朝周钧问道:“倘若不与世争,不与他顾,超然物外,可否远离江湖?” 周钧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摇头道:“难。” 柳载:“为何?” 周钧:“某尝闻一言,有人之处,自成江湖。” 柳载在口中小声重复道:“有人之处,自成江湖?” 又思索了许久,柳载再问道:“倘若某孑然一身,独居深山,不与他人交往,可否远离江湖?” 周钧依旧摇头:“依旧是难。” 柳载一脸的不解。 周钧说道:“适才某说了,有人之处,自成江湖。这『人』字,不仅说着他人,也说着你自己。” 柳载更是疑惑。 周钧:“人有三我,本能之欲当为本我,思源处世当为自我,道德教化当为超我。” 此言一出,柳载和邵昶如同听天书一般,云里雾里。 柳载朝周钧拱手道:“衡才可否详解?” 周钧努力回忆着警校时期的犯罪心理学课程,里面有一堂课,专门说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理论。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自我是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和判断系统,超我则是文明社会所带来的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 每个人在思考事情和做出决定的时候,无时不刻都是人格三我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所以,有人之处,自成江湖。 这句话不仅被用来形容广义上恩怨情仇的江湖,也会被拿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心中,那个狭义上的自我斗争和自我批判的江湖。 不过,这套理论,对现代人解释起来很简单,对于唐朝人而言,却非常难以理解。 周钧想了一会儿,决定尝试着用举例子来解释一番。 “炎炎夏日,有旅人自远方来,口渴难耐。” “见那田中,瓜果沉甸,便想摘来解渴。” 柳载说道:“不告而拿,即为窃,非君子所为。” 周钧点头道:“那人也是这般想的,便绕着那瓜田走了一圈,却没发现主人。如此这般,他该如何是好?” 柳载犹豫道:“可否等等?说不定农主稍后便至。” 周钧摊手说道:“但那人快要渴死了。” 柳载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可先食,解燃眉之急,再留铜钱,充作瓜资。” 周钧拍手说道:“这便是了。” “口渴难耐、欲食瓜果这便是本我;犹豫不决、不愿偷盗便是超我;而思虑再三、先食后贾便是自我。” 柳载和邵昶听了,恍然大悟,击股称妙。 片刻后,柳载问道:“先前某问,倘若孑然一身,独居深山,不与他人交往,可离江湖?” “衡才说难,与这『三我』之说,又有何关系?” 周钧说道:“倘若一人,素有贤才,又刚正不阿,得了官身后,见不惯那官场的种种,天天想着是否应该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邵昶听见这话,笑出声来。 周钧言语中的这人,分明就是在说柳载。 周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