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兵部属吏案(下)
,大唐奴牙郎 唐朝重文才,也尚武艺,文人学士多有文武双全之辈,完全不见其它朝代的阴柔风气。 所以,唐朝武举自武朝开设以来,每岁孟冬,与者以千数计,亦有文人弃文从武。 为何有这么多人参加武举? 一方面是唐朝风气使然,另一方面却也和授官速度和晋升渠道有关。 先说授官,与文举科考不同,武举一旦及第,入为进士,那么兵部就会立即向其发放告身。 如若武举进士的家中长辈,乃是勋官五品以上,亦或者是三卫执仗、承,那么身为进士的品子,就可以直接放选授职事官。 再说晋升,唐朝军力强盛,又与周边诸国多有摩擦,战事多胜少败,凭借军功升迁,要比朝中文官年考升迁容易许多。 所以,不少朝中高官或世家门阀,比起科举入仕,更加青睐于让自家子弟,以武举入将。 一边想着这些,周钧一边看着武举铨试的七试考绩。 所谓武举七试,分别是射垛、骑射、马枪、步射、才貌、言语和举重。 将这两年武举七试的考绩大略翻看了一遍,周钧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元载在一旁也说道:“举书、凭引、查身、画押,皆无错漏。” 周钧点点头,也难怪京兆府和御史台,查了这么多天,都查不出舞弊来。 光是从文书、档案方面来看,的确没有可疑之处。 元载此时反而松了口气:“既然没有错漏,那不如现在就起草结案律文?” 周钧反复翻看着每一位武举进士的铨试考绩,总觉的哪里有些奇怪。 将一份绩卷抽出来,先是拿在手中掂了掂分量,接着又举到半空仔细端详,最后索性对着阳光查验了一番。 元载不明所以,奇道:“衡才做什么?” 周钧招呼道:“且过来看看。” 元载走到周钧身边,借着阳光,看向那份绩卷,粗看一遍,并没有发现问题。 周钧出言,让他仔细看看,名阚和试阚之间的空白之处。 武举绩卷,分左右二阚,右阚为名阚,写着武举人的姓名、籍贯、出身、罪录、作保、手印等信息。 左阚为试阚,分别是射垛、骑射、马枪、步射、才貌、言语和举重的考试成绩和考官评语。 而就在周钧手中绩卷的左阚右阚之间,元载借着阳光,看见了一条隐隐约约的灰线。 端详许久,元载猜测道:“这是……褶皱还是纸纹?” 周钧:“褶皱纸纹哪有这般笔直的?而且纵贯整张绩卷?” 元载:“那这是什么?” 周钧:“公辅可曾听过『割卷接纸』?” 元载一脸茫然。 周钧解释道:“直尺作引,再以利刃割开绩卷。” “作弊之人,将自己的名阚割下,再割下另一红中举子的试阚,将两阚粘黏起来。” “移花接木,却成了一份新的武举绩卷。” “结果便是,作弊之人得了红中者的进士之身,而红中者则会落榜。” 元载听完,睁大眼睛,口中喃喃道:“天底下还有这般的舞弊之法。” 周钧见元载一脸愕然,倒也没觉得意外。 唐朝时,很少有人会知道『割卷接纸』。 因为这种作弊方式,按照史书记载,本应起源于宋朝。 宋朝科举首先创立了『糊名誊录』的阅卷方法,所以『割卷接纸』才应运而生。 这种作弊方式,真正发展至巅峰,却是在清朝。 根据史料记载,在康熙年间,科举舞弊居然还有所谓的『接纸匠』,专门帮人割卷接纸,一次收费五十两至千两不等。 手艺最好的接纸大匠,甚至能让接完的考卷,看起来『纤毫无差,浑然天成』。 周钧又低头看向那份割卷,心中感叹,没想到在唐朝,居然能看到这种作弊方式。 而且,这人的手艺,虽然称不上大师,但也是难得了。 元载回过神来,连忙又取来绩卷,对着阳光,一一比对起来。 一番对比下来,让二人没想到的是,仅仅是天宝三载的武举铨试,割卷数量居然就高达二十四份。 元载将二十四份割卷一字摆开,仔细看了每一个武举进士的出身,越看越是心惊,看到最后,身体摇摇欲坠。 这里面,有功勋贵显家的小郎,也有前朝世家的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