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悖论
“晶沙?” 当我讲出这种物质时,大家反应各异。 “那是啥?”韦娜自然是不知道。 “没见过……”舒亚也是一脸迷惑。 蕾雅的表情则多了一份疑惑:“这东西会长出某类原始菌种?什么原理啊?难道是因为埋在土里成了培养基吗?那样的话,来源还是成谜啊……” “这……只是瞎想而已。”我自己也说不通,纯属脑子一热随口就说。 “蕾雅同学所说的来源,确实至今还是成谜。”梅林跟着说:“但它们的载体,也的确就是伊珂同学所说的‘晶沙’。一种由能晶分裂,细碎如沙的物质。” 竟然真的是晶沙? 而且,这种晶沙,居然含有可培育出UC-24和UD-23菌种的原始微生物?! 但是,感觉有点混乱。 记忆里,某种极烈极猛却又具有匪夷所思边界的爆炸后,现场发现的遗留物就是晶沙。如果是真是由能晶引发的爆炸分裂而成,那得是蕴含多么可怕能量的能晶? 问题是,要引发出这些能量,就需要黑能晶的结合,更需要引发剂的使用,如果引发剂的关键原料来自能晶爆炸后的衍生物……怎么感觉像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循环? “这样的晶沙么……”舒亚提出疑问:“但是,能晶本身是很硬很稳定的矿物,就算是在动力源的工作环境下,能量或活化物质都耗尽,也只是裂成一些碎块,而不可能是碎沙啊。” “反过来呢?假如是有特别,特别庞大的能量,将这些能晶压成沙子?”韦娜张开双臂,就像是抱着一个看不见的大球。 语言文学系的她,总可以提出一些超越理工定律束缚的想法,虽说天马行空,却也颇为有趣。 “嗯……”舒亚稍微后仰,好躲避韦娜的夸张动作。他一会后才说:“用什么容器才能装下这么多能量?” “就这么大的能晶,不行吗?啊?”韦娜还保持双臂张开的姿势,就这么抱着个想象中的超大号能晶,一个转身看向舒亚,右臂肘部立刻撞在对方胸前。 “嗷……”舒亚轻呼一声,立刻弯腰,快速把自己连同椅子退后一点,接着说:“那么,将这么大的能晶粉碎成沙,又得需要更可怕指数级的能量来引爆,哪里找,怎么装啊?如此循环叠加下去,始终没法解决问题……” “抱歉,痛不痛?”韦娜赶紧收手,关心问过一句后,便接着提假想:“如果还存在一种容器,可以装下更多能量呢?比如可以把能晶粉粹成沙子的那种量级。” “没事,没事。嗯,应该……不可能吧。”舒亚放下刚抬起来捂着胸口的右手,看了看转成倾听状态的其他人,似乎犹豫后才说:“能晶应该是目前世界上能量密度最大的物质,拥有绝佳的能量容积比。至于是否存在其他物质,同等体积下还可拥有百倍千倍的能量……我是真想象不出来。” “一定还有,只是你不知道。”韦娜装着严肃的样子否决舒亚的理性结论,可马上就“嘿”的一声笑出来。 “啊哈哈……”舒亚也笑了,却是一脸无奈。 “很棒的讨论。”梅林满意地鼓掌,说:“这样的跨专业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谢谢梅林教授。”韦娜礼貌地回话后,便转头看向舒亚,笑着问:“怎样呀,学弟,感受到火花了吗?烧到没?” “嗯,嗯……”舒亚被戏弄得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双手相握,并拢膝盖,尴尬笑了一下就没再接话。 “刚刚的讨论,正好谈到能晶工业应用史上的一个关键难题。”梅林接着说:“在此之前,我们先谈谈一个至今也没法解决的悖论吧。你们听说过光速的故事吗?” “不知道哦……梅林教授,怎么回事?”蕾雅挺起身,两臂相叠摆在桌上,就像个渴求知识的小学生。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是光。”梅林开始讲:“曾经有研究者在北方卡诺州选取了某处山地进行试验。两个人站在相隔数公里的山顶,利用探照灯发出信号,通过先后见光开灯并记录时间的方式,试图推算出光的速度。但意外的是,最后两个人记录的见光时间竟是一样的。” “十几次试验的结果皆如此,除了误差因素。这其实说明光的速度太快,以至于无需一秒就能跑完十几公里。”梅林接着说:“这是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能晶的实用化、动力源的发明以及动力车的诞生后,就有人提出假想:我们能不能发明出跑得像光一样快的机器?” “就像这颗能晶。它这么轻,能量却这么多,如果喷发能量,说不定就像子弹那样‘咻’的一声飞到目的地。”梅林拆出桌上的钢笔盖,拿起来模拟成一枚飞行的能晶,在空气中划过一道线,说:“但是,现代子弹也就几百米每秒吧?比音速更快,很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