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仙物坠河?
有客来访,送来请柬,邀请住持于贞观十年7月28日,前往长安城奇珍阁鉴宝。” 仁德大法师眉头紧皱,有些不悦地说道: “鉴宝?佛门寺院,乃化外之地,俗世之物,与我等何干?” 看到住持生气,小沙弥急忙回道: “我也是此等回复,可对方却说,此宝乃是前些时日仙马所载坠落之物,且与佛门息息相关,同时也邀请了其他寺院住持一同前往。” “哦……” 仁德大法师一脸疑惑,接过请柬,若有所思。 仙宫之物坠于渭水河畔的传言他也听说过,只是听了过后根本不当回事。 现在如此大张旗鼓,难道真的有仙宫之物坠入凡间? 成仙成佛遥不可及,普度众生也只不过是忽悠一些无知之民罢了,要不然天下的佛门寺院也不会在天下战乱的时候紧闭山门,而不去普度众生。 佛教,只不过是一种引人向善的思想,让统治阶级维护天下稳定的一种手段。 “你且前去回复,本座一定准时前往。” 说完,仁德大法师又紧闭双目,接着念诵未完的功课。 小沙弥应了一句,缓缓带上房门,只是小沙弥没看到,他刚出去,仁德大法师睁开眼睛,双目金光闪闪。 同样的情景,在各大世家以及富户之中接连出现。 与草堂寺这种清静之地不同,此时,渭水河畔最大的码头人潮涌动。 渭水河,作为长安与各大州县的最大水运通道,平时也是颇为繁忙,但今日人头涌动的情景却也是少见。 原来,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功德碑已经全部刻录完毕,今日就是奠基立碑的日子。 此时,两丈余高的青石碑已经耸立在码头最繁忙处,巨大的青石碑让围观的人群显得很是渺小。 远处的一驾普通马车里,李世民掀开车帘,望着巨大的石碑,即使相距青石碑有几十米远,也能感觉到石碑的伟岸,这让他的脸色颇为阴沉。 在他的旁边,老太监王焕贵警惕的环顾四周,观察着周边的状况,一旦发现有潜在的危险,便会随时保护李世民的安全。 虽然周围有着许多乔装打扮的百骑保护,但他还是对自己的身手更有信心。 李世民看了一会儿,心中一叹,掀开帘子,准备走下马车。 老太监顿时一急,马上劝道: “大家,此处人流太多,人员鱼龙混杂,虽然有百骑保护,大家下车以身犯险,怕是不妥。” 开什么玩笑,如此杂乱之地,大家怎可轻易涉险。 前朝余孽,前太子余孽等反贼众多,万一有居心叵测之徒趁乱暴起,让李世民有了损伤,自己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 虽然他对自己的身手有自信,但人总会有疏漏,去人员密集之地,哪里顾得过来,远远在车上看着,就已经算是涉入险地了。 李世民当然知道王焕贵的顾虑,呵呵一笑道: “焕贵啊,你真是越老越胆小了,跟了朕几十年,还不知道朕么?朕又岂是那些柔弱之辈。” 当年朕亲率三千铁骑,大战窦建德,剿灭王世充,横扫天下反贼,还不是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如今天下太平,朕又岂会怕这些宵小之辈,即使今日有反贼敢当场作乱,一定让他们身首异处。 虽然李世民平时看起来纳言如流,其实是个刚腹自用,极度自信的家伙,一旦他下定了决心,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作为对李世民知根知底的人,王焕贵只能苦笑一声,施礼道: “大家真是威武,奴才今日便陪着大家走上一遭,若有屑小之徒敢犯大家龙威,还得看奴才答不答应。” 听到老太监王焕贵的马屁,李世民甚是高兴,开怀大笑道:“你呀你,只会捡朕高兴的说……” 来到青石碑前,人显得十分渺小,李世民微微仰首,抬头看着石碑上的字迹。 雕刻的字方正有矩,挥圆自如,孔颖达乃当世大儒,其字极好辨别。 看着青石碑上各大世家的名字赫然在列,高拓于顶,但他的心情并没有变好,甚至有些难看。 关中一带,富甲一方的世家、豪门、富户宛如过江之卿,在灾难来临之时却不肯第一时间广布粥铺,施以仁心。 反倒要依靠一块石头功德碑逼着,才肯拿出钱粮赈济灾民,其行可耻,其心可诛,简直狼心狗肺。 李世民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世家心中所想。 无非是想,在朝廷无力救灾之后,他们再出手,以博取民心,让这些百姓日后供他们驱使。 如果只想博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