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简在帝心
br> 显然这是要培养帝国栋梁的节奏啊! 杨帆如此年轻就能够得此大用,简直是不可思议。 不过,有姐姐萧太后和萧诗韵的这层关系在,杨帆越受皇帝宠信,对他们萧家并非坏事。 至于李绩、魏征,脸上不见喜怒,似乎永远都是一副扑克脸。 行宫内众人心思各异,只有房玄龄低沉的嗓音:“贞观十二年十二月三日至今,陛下因病不能理会朝事期间,江南士族官员不断上奏朝迋,要求废除在江南设置海运衙门一事,同时要求收回任命杨范围江南到大都督之圣御。” “大家看看,这些都是通过御史台递上来的奏折,后面还有众多官员的签名,显然是趁着陛下龙体有羊而向朝迋施压。” “另外,这里还有一份自大唐立国以来,江南向朝廷缴纳赋税的情况,江南民丰富足,但缴纳给朝迋的税赋却很少,再加上江南士族经常联合对抗朝廷的御令,给整个国家带来不好的示范。 “此次谋逆,不管在哪里都有江南士族的影子,攘外必先安内,若不能将这些人彻底制服,将来东征之时,想让江南成为粮草的供应基地,那很不现实。” 从房玄龄讲述的情况来看,原来李二陛下早已经对此谋逆有了一定的预见。 若不然也不会顺水推舟,故意装重病把这些人全部引出来。 见到众人陷入了沉思,半晌后,李二陛下问道:“众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说着,眼神定在了萧瑀身上。 见此情景,萧瑀的冷汗唰的一下就冒出来了。 萧瑀绝不是个蠢人,相反在政治上很是精明,他出身大梁皇族,父亲是后梁明帝,姐姐是隋朝皇后…… 这家世绝对是很牛逼的,生长在这种家庭,自幼耳濡目染,政治上的天赋绝对够牛。 想当年隋文帝杨坚覆灭大梁,萧瑀陪同靖帝萧琮一同进入长安。 萧琮被隋炀帝赐死,萧瑀却得以保命,而且身居高位。 即使改朝换代,萧瑀也混的风生水起,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这样一个左右逢源的人物,自然有着极其缜密的心思。 这次江南士族在谋逆中推波助澜,显然是让李二陛下生气了! 这次让房玄龄在暗中收集证据,绝对是想对江南士族下手。 也就是说,这一次杨帆下江南,是带着打破江南士族垄断的目的前去。 而现在李二陛下的意思就是要他这个江南士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亮明立场。 若是表态支持皇帝,那他萧氏与江南士族定然会产生间隙,甚至说是仇视也绝不为过。 可若是沉默下去,定会被李二陛下视为此次谋逆一切的事情都有他萧瑀的参与,那可就悲剧了! 深深吸了口气,萧瑀满嘴苦涩,瞥了李二陛下一眼,站出来说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微臣认为只要有利于帝国,有利于百姓,就应该坚定不移的实行。” “更何况,在江南设立海运衙门的旨意已经下达,微臣绝对支持。” 闻言,长孙无忌眉头微微一蹙,随即恢复正常,心里却很是鄙夷。 萧瑀还真是懂得明哲保身之道,难怪当年萧氏皇族被隋帝杀戮殆尽,这位却一直左右逢源。 这家伙已经说了,在江南建海运衙门,这是皇帝的旨意,他绝对支持,谁又还能去说什么? 见到萧瑀明确表态,李二陛下露出了笑容。 若不是这次骊山谋逆有江南士族的身影,可能还真拿不住萧瑀这个老狐狸的尾巴。 既然萧氏这个江南士族的主事人都已经表态,接下来商议自然变得容易许多。 几个朝廷重臣都统一了意见,对待江南士族,就应该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对于参与此次谋逆的江南士族,李二也没有故意扩大打击范围。 这也是李二陛下深信自己对于朝局的掌控力度。 即便江南士族喜欢使绊子,也完全不可能动摇他的江山社稷,这是李二陛下的自信。 当然,现在李二需要头痛的是如何处理太子李承乾。 此次李承乾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那又如何,此次谋逆在李二陛下心中已经形成了一根刺。 众位大臣退去以后,李二陛下又将长孙无忌唤来。 君臣两人相对而坐,李二陛下轻轻呷着茶水,面无表情。 长孙无忌瞅了瞅皇帝的脸色,心里有些忐忑。 他不知皇帝单独宣他过来有何事? 但心底却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担忧,因为皇帝的神情举止实在有些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