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完善食谱的一步
全称应该叫‘贾雄大师特制锅巴料理’的食谱,实际上在中州料理界也属于罕见的一道特殊料理。 无数人听过这道菜品的形态,私下里还原的时候,却往往因为种种的因素而失败。 最后这道料理就成为了迄今为止也只是在传说当中才有过的料理了。 要完整的还原这道料理,甚至还需要特殊的器具,尤其是在最后一关的火烤油炸,实际上却是一种半煎炸的效果,内蒸外炸,还必须保证外层的锅巴的酥脆。 这对于许多已经将这道料理还原到七八成的人而言,难就难在了这最后一步。 尤其是那特殊的烹饪器具,好像就成为了一种梦魇,让他们始终无法做到关键的锅巴酥脆。 实际上在真正动手还原以后,赵扶余就很清楚,那些人全数是陷入了知见障当中。 那个器具确实是特殊必要的东西,然而却忽略了环境,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利用那种器具才能达到的效果,不代表现代科技发展以后,依旧还得那么做才能满足一切的要求。 实际上料理的关键,不在于其他...正是如刘厨神当时给出的定语。 在于温度,又或者说是...温差! 简单的言语过后,赵扶余的心神就已经不再放在身前的那些人的审查官身上了。 荷兰豆,玉米笋,虾仁,火腿,香菇,拆骨的猪蹄肉,再加上青皮豆,白菜丝,混合在一起就是这道特质锅巴的汁料。 唯一不同的是,这道锅巴的汁料不是淋上去的,而是一直处于锅巴内部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赵扶余首先考虑的就是外层锅巴的构成。 实际上仅仅是靠着牛肉片去隔绝锅巴和内里汁料的融合,绝对是不够的。 除此之外,还必须再多上一层东西,一层刘厨神当时也没有合盘托出的秘密,也是本来想着传授给贾雄大师后人的秘密。 可惜那位后代心术不正,至此以后这道食谱也就再也后继无人了。 所有人都将目光集聚在了那等特殊的器具该如何使用上,却完全忘记了类似的外皮酥脆,内里流淌汁水的料理,其实并不止一种。 整个中州类似的料理可是数不胜数,其中关键的地方哪里又只是器具的特殊? 将两个可以合成一个铁球模样的器具拿在料理台上以后,赵扶余就没有再去理会,反而是将放置主食食材区域的几种米粒给拿了出来。 不但有籼米,糯米,甚至还有丝苗米,以及比较特殊的一种芋香米。 数种米混合,既有米的香气,米粒的口感,又有粘稠度,还能保持一股特殊的味道。 这样形成的米饭,再去进行油炸成为锅巴,才能做到真正的腹内藏乾坤的同时,锅巴本身就已经是极品之中的极品了。 毕竟是要做成球形的锅巴,如果粘稠度,强度,米粒的特性都有所失误,根本完不成可以顺利的炸成圆形的锅巴。 正是因此,赵扶余才在几经挑选过后,选择了这种好几种米粒融合的手法。 甚至是在蒸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放上少许的盐来增加底味的同时,也能让粘稠度和强度再上一个档次。这边米饭开始上锅蒸煮,另一边的审查官们都开始品尝起了赵扶余的卤味拼盘。 尤其是这种拼盘不是以部位和食材划分,而是以卤味里面好几种卤菜的手法不同来划分。 更是增添了卤菜拼盘当中味觉体验的多样性。 至少第一个品尝起鹅掌的次郎就吃得津津有味。 潮汕卤水讲究的是香料天然清淡,鲜味突出,卤味要入到骨髓里,又能将食材的天然味道完全展现出来。 所以说潮汕卤水三分靠卤,七分靠泡,这一点又与一般的卤菜完全不同。 打去了冷却以后多余油脂的卤水,用冷泡的方式让味道缓慢的渗透,需要花费的时间是长了许多,可是出来的效果,就如现在次郎嘴巴里品尝到的一样,一道卤菜还是肉菜,却可以算得上爽口。 不但有着香料的味道,鹅掌的肉筋皮,更是给人一种爽脆的口感,这种爽脆不是那种需要费劲咀嚼的韧筋,而是一咬下去,就可以断裂开来的脆爽口感。 一根鹅掌在次郎的嘴里,不断的迸发出鹅肉特殊的鲜味,还有其他许多食材的鲜美混杂,又不失鹅掌本身的味道和爽脆感觉,可以说就这一根鹅掌就够他下一壶酒了。 后面还有鹅肝,鹅翅,鹅头等部位,而刨去这潮汕卤味,其他四种卤味的制作方法,也同样丝毫不逊色。 至少只看丰臣梯己和井之头五郎两人脸上露出的享受就可以得出结论。 ‘真是没有想到啊...’ ‘才一道前菜卤味,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