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飞
边没有菜,旁边的地板上铺了一块正方形大小的红布,上面是一排书,看了书名是同一本,他和底下的那些书贩们不一样,他卖的是自己写的书。
那本书叫《陈年旧事》,那个菜篮估计就是他装书的工具。
这时走过来一对情侣,姜江看到他们蹲下来,拿起其中一本书问书的内容。
姜江也跟着走过去蹲下来,听老者和年轻人介绍自己的书,小情侣问了之后没有买,姜江花了30元把书买回家了。
姜江觉得每一本书就像作者的小孩,每个作者都想让自己的小孩找到好的归宿,当然作者本人也一样,书的第一页有老先生的赠言和签名。
书中的内容是他年轻时的经历,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就是他边上的同事、朋友,读这本书的时候,你能真实的体会到那个年代才特有的情怀和感觉。
那是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的,可能是因为现在每个城市的平均幸福指数偏高,而在书中的那个时代,幸福指数只在生活中,而活下来和吃饱饭就是想都不敢想的幸福,当时的幸福指数和现在的幸福指数是两个时代,不能对比的两个时代,这个时代对于书里的人来说是一场天方夜谭,而书里的人,现在剩下的也没几个了,那些期待看到中国被世界接纳、被世界认可的人已经老去,有的人甚至还没来得及看到他们期待已久的事情发生,最终带着遗憾落幕,如果现在他们还在,估计每个老者都会为今天的中国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庆幸自己等到了(PS:看完《觉醒年代》后,那种想让先辈们看到今天的中国那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可能确实是人走茶凉,物是人非,但我的理解是:若品茶中人一味加水保持一壶茶的热度,那么这壶茶注定寡淡无味,到头来没了清香,这壶茶反倒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茶凉是因为要换茶,加入鲜鲜的茶叶,没什么不好的,这让人们更好的品到其中的味道,以至于人走后还会留有余香,那么这壶茶也就完美了,人会一直走,也会一直来,茶会凉,但泡茶人心中,茶永远不会冷。(当然每一个人读这段话的感受不一样,如果你觉得我是在说茶那便是茶,若说的不是茶,那便是心中有茶,而茶里有意)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经不是原来的人,人生如酒宴,觥筹交错间,早已光阴荏苒,物是人非,倘若现在的一切是故人所期待的,那么物是人非对于他们来说是好的,时代变迁,昨日之事不可留,往者已矣。
每一种相遇都有它的道理,姜江和这位老人也是一样,或许就是因为买了他的这本书,让她觉得每个人只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你什么时候做,都不算晚吧,所以姜江也决定,把自己的某个愿望实现。
像老先生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美国画家兼作家的摩西奶奶著作的图书《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里面有一句话说:“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恰当的时候,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为你高兴的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八十岁。”
时至今日,四年过去了,姜江也不知道天桥上的老人去哪里了,那一辈的老人们各个都有梦想的,而他的梦想大概是想让更多的人可以读到他的书,卖出去一本他就成功了一点。
有些时代特有的精神,会在不知不觉的去影响一些人,只是你未曾发现,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人,素不相识却一见如故,此时是2021年7月1日,中国建党100周年。
小时候说要仗剑天涯的你,最终还是丢了马、断了剑,捡起了鸡零狗碎的生活,自己的梦想终究没能实现。
(高三感慨颇多于是手写下了这些,大二的时候将手稿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到电脑上,回过头来看,大致细节都已记不清,如果不记录下来也许真的会忘记还有这些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