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十二)
前。
“到那时……你可还会恨我?”
血积成滴,自眼角滑下脸庞。赵世辰俯身,轻握她僵抬的手。
“娘娘,”他轻声道,“生后不问前尘事,恩怨已尽断了。”
浑黄的眼眸颤合,杨婧绮轻吐最后一口浊气,唇角微动。
“但愿罢……”
满室涕泣嗡嗡,赵世辰握着母亲左手,贴紧那薄薄的掌心。
余温散尽,此处也终已冷透。
-
临冬国丧,臣民缟素,阳陵昼夜无宴乐。
缺月照长空,映王府内院百花凋零,长廊挽幛飘悬。西院正屋窗洞漆黑,惟书房孤烛将尽,荧光隐透牖纸。案头药盒半启,铜盆内冰块坐化水间,锦帕揉作一团,药膏粘连的褶皱藏起斑斑血迹。
“寓信楼。”
“是。”隐立暗处的男子道,“那女子自称已存活一千六百余年,此次襄助戈氏,似也关乎与寓信楼的宿仇。”
赵世辰独坐案前,一身素服披昏黄烛光,手中冰帕按在眼角,苍白的脸全无情绪。
“李显裕是何说法?”他问。
“李阁主亲书密报一封,直呈圣上。”那人低答,“家父未敢拆看,只知圣上览后,再未追究原委。”
窗外霜风萧萧,案头烛光飘摇。赵世辰侧耳细听,不发一言。“你很聪明,当知此事越超皇权,非我等凡人可涉。”他许久方道,“除你父子二人,切勿令第三人知晓。”
叶展鸿俯首,拳心已暗生一层薄汗。
“属下明白。”
案前人放下温热的巾帕。
“下去罢。”
烛火一晃,暗处即不见人影。
赵世辰默坐片晌,秉烛起身,拨转书架上紫铜鎏金的香炉。隆隆闷响声轻微,墙面推书架转动,启开一方幽暗入口。他挪步,素服衣摆拂尘,转入墙后密室。“辰儿,听母后一言。”过去的话音回响脑海,“你以为这世间权力,最高莫过皇权……却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也好,那女子也罢,便是冲破这宫墙,也终究难逃天命。”
冷风扑面,那劝告语字清晰,他却再难记起对方近在眼前的眉眼。
“听母后的……留在阳陵,娶那尹家长女——只要还在这皇城之内,便可得你皇兄庇佑,安乐一生。”
敛足倚墙的条案前,赵世辰倾过手中烛台,点燃案上烛芯。光盈斗室,照亮条案间摞叠的图纸,一只金漆木盒摆置侧旁。他只手拿起,未看那压在盒下的一纸短笺。
“天地为炉,万户灯烛为火,取剑戟之金、大林之木、城垣之土为炭,炼化九九八十一日,灭以江河之水,方得这一枚至阳的长生丹。”赵世辰捻起盒中丹丸,“不似那至阴的还魂草,生在山阴之地,终年避见阳光,只得溉之以阴雨,滋长于阴时。”
烛光摇晃,灼眼尾伤处痒痛。
“阴阳相生,亦相克。您知此二物延寿,却不知兼而取之,这相克之力便足以取人性命。”他轻语,“当年将那茎汁加入儿臣汤药中时,您大约也未曾想过,终有一日……您会因还魂草丧命。”
长指节节收拢,赵世辰攥紧那丹丸,任其形变指间。“您想要的太多,总以为无须任何代价,即可得到一切。因而即便过去这许多年,待那些弃您而去之人,您依旧怀恨在心,耿耿不寐。”
他将那弯扭的丹药弃回盒内。
“儿臣却不同。”他道,“儿臣一早便知……欲成其功,必毁其身。儿臣种的因,亦将自食其果。”
那纸压底的短笺落入眼中。赵世辰拾展在手,眼望折痕间那六字绝笔,忆起德寿宫外一道红裳孤影,静伫一墙木芙蓉前等待。他垂眉,提笺角挨近烛焰。火舌蚕吞“无恨”,他却只望那一个“怨”,终将“了”字一松,投入烛火之中。
“‘怀恶不舍,结怨为性’①。”他低语,看灰烬落在手背,“你无恨,我却已回头无路了。”
-
近冬时节,武英殿帷幔垂垂,寒风灌入户牖,穿行其间。
赵世方手捏眉心,倚靠玉阶顶端的龙椅中。“母后疼你,生前曾有口谕,令下关王续弦不避国丧。”他对阶下人道,“前些日子你病着,尹家到京送殡时曾跟朕通气,有意以次女续配,与你做个填房。那尹宁霓朕已瞧过,虽不及故王妃稳重,身子骨却强健,模样也是一等一的,倒还可堪匹配。你若合意,朕便下旨赐婚,也免教你内院空虚,没个主事之人。”
阶底赵世辰振袖而拜,跪于冰冷的御窑金砖间,病容憔悴。“皇兄恕罪。”他俯首请罪,“母后新丧,先妻与小儿骨肉未寒,臣弟实是心力交瘁,自觉难以为继,恐福祚不永,耽误不得这样好的青春。”
龙椅中人不语,食指轻叩扶手龙头。“尹家世代功勋,身价显赫,嫡女婚配亦该当皇亲国戚。”他不疾不徐道,“九弟不允这门亲,可是要教朕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