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零章 足球流氓与英国票房
师挺熟的,之前听他提过几次于老师。” “哦,这样啊。”阮小虎点点头,也就没有多想。 …… 今年过年挺早,元月三十就是除夕了。 进了元月,天气越来越冷,天气预报一直都说有雪,不过却迟迟没下。 到了腊月初八早上,于东跟程砚秋带着单位开的证明跑去了民政局。日历上写今天宜结婚宜领证,所以民政局早上来了很多人。 等到领完证出来,天空忽然飘起了大雪,刚才一起排队的另一对新婚夫妇刚一出来,没好气地抱怨道:“真倒霉,这雪说下一直不下,等到我们领证才下。” 虽然这对新婚夫妇未必迷信,不过领证当天见到一片白,心情总有些不太好。 于东却没当回事,拉着程砚秋往前走,“今天领证,咱们去吃顿好的。” “吃什么好的?”程砚秋问。 “走着,看到哪家顺眼就进去。” 程砚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点点头,“好。” 也没撑伞,两人就这样手牵手走在路上。 雪渐渐大了,地方铺了薄薄的一层,于东将结婚证和户口本揣在怀里捂着,以防被雪洇湿。 他看了看程砚秋头上落的雪,笑着说道,“走着,走着,倒白了头。” 走着,走着,就白了头,程砚秋会心一笑。 她想,或许前几天迟迟没下雪,就是为了等今天。总有那么一天,他们会像今天这样,顶着两头霜白的头发,牵着手走在路上——她希望他们会有那么一天。 两人走了好一会儿都没决定要吃什么,程砚秋忽然说:“要不,我们去那家鸭血粉丝吧。” 于东笑道:“这可是咱们结婚后的第一顿饭,真吃鸭血粉丝?” “嗯,我就忽然想吃他家鸭血粉丝了。” “好。”于东点点头,“咱们今天要个顶配。” 所谓的顶配不过就是大份而已,里面的材料多点。 他们俩一起来过不少次,又因为气质突出,老板对他们印象很深,听他们要顶配,还特意多加了一下材料,两人差点没吃完。 虽然这一顿吃得很简单,但是两人都很开心,因为这家鸭血粉丝店承载了他们不少回忆。 …… 第二天,于东就拿着材料去找吴常新要房子了。 吴常新一直盯着于东他们结婚的事情,房子早就给他们安排好了,就等着他们去领。 “证领了,准备什么时候办酒?” 学校里面每每有人结婚,吴常新都很高兴,于东跟程砚秋结婚,他更加高兴。 “暂定要到秋天,具体时间肯定会通知你的。”于东笑着说道。 “准备在哪儿,上沪还是金陵?” “金陵。” 听到是金陵,吴常新笑眯眯地说道,“金陵好啊,找个节假日,到时候学校老师都去热闹热闹。你要是找不到酒店,回头我把学校礼堂租给你用,也不是不可以。” “别了吧,哪有人在学校礼堂结婚的,又不是看表演。” “哈哈,开个玩笑,行了,你去忙吧,这往后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你呢。” 其实于东并没有很忙,装修的事情他找了个专业团队,让对方出方案,然后他跟程砚秋选好方案,剩下的事情就不要他们过问了。 最近唯一让他忙的就是学校的工作,因为临近寒假,学校有很多收尾工作,大大小小的会他也要去参加。 这些事情每年都差不多,劳身不劳心,就是占用时间而已。 他最近没有新作品在写,所以时间还是挺多的,倒也都能应付过来。 不过他虽然没有新作品在写,这个月却是他作品发表的高峰期,前段时间他寄出去的六篇稿子,都集中到了一月发表。 《花城》、《收获》、《钟山》等六家杂志像是说好了一样,都选择在一月发表了于东的文章。 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不仅是他们一家收到于东的稿子。 作为于东的骨灰级书迷,方涛这段时间的感受就是:全世界都是于东。 上个月底,他先看了《深空》和《火星救援》的连载,这个月初,他每买一本杂志就发现有一篇于东的新作。 “嗯,人民文学也要到了于东的稿子,不错不错,这部短篇很好。” “咦,花城也弄到了于东的稿子?喔,还是个中篇,这篇更好啊。” “什么,《钟山》和《收获》也发了于东的新作品?” “于东这是疯了么?” 很少发表中短篇小说的于东,在一个月里,连发了六篇。 难道说,今年于东将要开启疯狂发表作品的模式?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一个月发六篇,一年就是七十二篇…… 光是想想,方涛都感觉非常激动。 后来《文艺报》还刊登了一篇文章,专门探讨了于东为什么会在一个月里面集中发表六篇中短篇小说。 这篇文章里面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点,于东可能是在去库存,也就是说把之前写的那些没发表的小说都拿出来发表了,第二点,可能是因为于东听到了中短篇小说奖要重开的消息,所以疯狂发表中短篇小说,想要拿奖。 …… “这些人可真是闲得蛋疼。” 余桦家中,三人围着一个煤炉子,一边烤手,一边嗑瓜子。毕飞雨聊到了《文艺报》上的那篇文章,给了一句十分中肯的评价。 对此,余桦表示无比的赞同,“没错,就是闲得蛋疼,不过于东你这一下子发了六篇新作,确实把他们给吓到了。” 毕飞雨笑道,“六篇算什么,我这还有几篇没发呢。回头咱们三个约个时间,一起发,给他们来个百篇大战。” “三个人,一百篇,你可真敢想。”余桦撇了撇嘴,“我反正没什么中短篇给你凑数,我最近在构思一个长篇。” “什么长篇。”毕飞雨问。 “名字还没想好,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