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田夏进宫探过苏小妹的情况。
回头就把所见所闻,详实告知老爹。
书上的经验不能因人适用。
索性甩给老爷子琢磨去吧。
隔日,苏先生带妻贾氏上门。
先生自去拜访老师。
田夏领了小葛在茶房陪侍女眷,闲逸寒暄。
贾氏绣袍赭衣,身材丰润,曲眉重颊,容貌倩丽。
面貌上略显岁数。
倒是言行不拘,谈吐畅意。
爽气之余,透出几分纯然。
贾氏娘家是世袭户,家里三代无官。
除了有点身份,手头上总不够活络。
贾氏亲娘相中贾公时,贾公还是个串货贩子。
两家结亲不久,贾公就进了南土商会。
现在钱是大把不缺的。
苏离娶贾氏,虽然没按入赘。
但一直住在贾家闲余的房子里。
直到进献苏小妹,得殷王封官赐地。
才搬进城。
殷地女性普遍晚嫁。
以贾氏这个年纪,比普遍要更晚了。
据说在苏离之前,贾家也公开选过婿。
最后都不了了之。
贾氏见田夏一直说些不相干的闲话,便道:
“苏郎本不愿我出户,是我定要来看看他心慕不忘之人,确不枉每日诗情寄相思了。”
田夏看向摆在贾氏手边的小点心,岔话道:
“四生三叶糕,复元活气,夫人何不尝尝?”
贾氏拈起一块小饼,看了看,又放回去。
“我家灶头换了好几个师傅,苏郎都不爱,吃得少,身子养得慢,可怎么办呢?”
“吃惯总会喜欢。”
“就这个‘吃惯’,便再难不过了,外面再好的东西,也就贪一时新鲜,家里的再不好,也因个‘惯’字,都变得好了,可打小就惯的,哪转得过来?苏郎吃了太多苦头,到咱家里,可不能再委屈他丁点儿了。”
当年苏家兄妹被赶出军营。
苏离受辱带伤,小妹年幼懵懂。
日子肯定煎熬。
田夏本以为苏离会去投奔偃君。
偃国不仅有人情,离得也近。
没想到他会舍近求远,奔赴南土。
虽然具体过程,苏先生对着老师也不细述。
但听贾氏这么一说,大概也就知道是受难途中遇到了贾家的机缘。
“我这姑娘名叫小葛,承着敝舍原聘大厨子的手艺,尤以煲汤为一绝,若夫人不嫌弃,可叫她上门教些可用的。”
田夏回望小葛一眼,丫头不知在想什么,想得出神。
贾氏摇了摇头:
“心里的饥苦,岂是嘴上能解开的?齐大人能到此,对齐妹妹来说,怕是不得已,可对姐姐我来说,却是一个惊喜,对苏郎,更如甘霖一般了。”
田夏只听得头疼:
“我还在守孝期,入境随俗,也难免适应不了。”
贾氏笑道:
“那等妹妹适应了,姐姐要你到家来玩儿。”
又看向小葛,“带这姑娘一起来吧,不讲究那么些。”
田夏对贾氏观感不差。
只觉得疲于应付。
好容易熬到苏先生出来,可总算松了口气。
一路无语,送出院门。
回转路上,小葛突然贴近了,细声问道:
“齐姐姐,那个苏夫人,是不是想要你,再去给苏先生做夫人?”
“她自个儿就是夫人,怎会找第二个夫人?”
“那她讲那么多,有什么用呢。”
田夏心说同床异梦,一人一个心思。
她连自家都照顾不齐。
现在还要管别人家的。
唉……
找爹要紧。
书房门是敞开的,一眼就看到老爷子支肘在桌上,托腮沉思。
田夏走过去,见两杯茶水满当当的,全凉透了。
吩咐小葛收下去。
合上门,撩开裙子,盘腿坐在桌对面。
“小妹的事情,爹都详实告诉苏先生了吗?”
“自然,苏子此来,也是借访师之名,询问妹妹情况。”
“我指的是,老王手上没个轻重,把小妹身上捏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齐父老脸一红。
“这你让为父如何开口?”
“你不说我不说,那谁去告诉他?”
“便知道,也没法子,不如不知呢。”
“可不好,要知彼疾苦,越愧疚,才越公平。”
齐父看了女儿一眼,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