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孟寻蔓瞬间看傻了眼,眼睛直愣愣的,好半晌才喃喃道:“大姐真是好福气。”
孟寻菱隔着幔帐看了裴凉一眼,觉得除了陌生便再无其他。
前世,孟寻菱最初嫁给裴凉的时候,裴凉还时时光顾她的屋子,可随着日子拉长,她见到裴凉的日子越来越少。她自问自己做事小心谨慎,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可裴凉对她却越来越冷淡,直至裴凉上战场前,她才听说裴凉在外面养了个外室,那外室同她长得颇像,而她,不过是他找的一个替身罢了。
这么一想,孟寻菱似乎悟出了里面的一层意思。前世,裴凉在寿宴上先见到了和他那外室长得颇像的她,所以便来向她提亲了,而这一世,她避开了在寿宴上和裴凉的相遇,但是却让裴凉见到了孟寻芊,孟寻芊和她都长得像孟弘业,两人容貌相似,看起来倒比孟寻蔓更像她的嫡亲姐妹。
那么,裴凉来向孟寻芊提亲,不过也是将她当成那个外室的替身罢了?
虽然平日里孟寻芊没少欺负她,但一想到自己前世的境遇会再次出现在孟寻芊的身上,不免又替她感到悲哀。
正思索着,花厅里传来裴凉清冽的声音:“晚辈此次亲自前来,是因为明日我便要去陕西军营巡视,一时不能回来,我对孟大人府上的大小姐一见倾心,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便索性亲自上门,希望大人和夫人能将女儿托付与我,我自会照顾她一辈子。”
宋氏听了,面上喜不自禁,手中的绢帕被她捏了又捏,被站在一旁的刘妈妈提醒了一嗓子,才勉强压住心中的欢喜,强自镇定下来。
饶是孟弘业历经官场的沉浮,此时一听平日里几乎没有机会得见的正一品大官来向自己求娶自己的女儿,也是一时难掩心中激动,右手捻着胡须,一下又一下。心中不停地思量,孟家从老太爷到他这一代,也沉寂了有三代了,到他这一代,也该为家族长点门楣了,就是长衡那小子,还吊儿郎当,不务正业,有这侯爷姐夫的提携,想来将来也出息吧?
孟弘业清了清嗓子,掩去内心的激动后才回道:“侯爷受皇上倚重,自是事务繁重,但这关系到下官闺女的终身大事,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总还是要过问她一声,不若明日清晨,不论芊儿她是否应允这门婚事,我自会在辰时给侯爷送去回信,绝不耽误侯爷的行程。”
虽然孟弘业很想当场就应下这门婚事,但奈何还没有孟寻菱的魄力,文官虽然不是个个都清高,但肯定是个个都爱惜自己的羽毛,都会把场面做足了。
裴凉年岁已近二十六,在官场摸爬滚打已经数年,该懂的人情世故自然是懂的。凡是待嫁之女,总不能在对方一上门提亲便一口应允,显得女方轻浮。
他听完后也不逗留,干脆利落起身告退。
孟弘业和宋氏又重复昨日同傅老夫人的台词,再三挽留了一番,裴凉推说军营还有事务要忙,孟弘业和宋氏才作罢。
幔帐一掀,裴凉从花厅里走了出来。
裴凉一张坚毅俊朗的面庞就这么完全呈现在三个姑娘的面前。
孟寻芊双颊绯红,只敢抬眼小心地去觑,而孟寻蔓却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将裴凉望着,只差不流一地的哈喇子。
只有寻菱,垂着头,不看亦不动。
裴凉目不斜视,大踏步走出了院子,孟弘业亲自将他送出了大门。
裴凉一走,各人回了各院。
第二日卯时一刻,孟弘业便派人去给定远侯府回了信,同意了这门婚事。
本来孟弘业对寻菱当场答应了与沈琦的婚事还心有不满,但寻芊的婚事大大地填补了孟弘业对于寻菱与沈琦这门婚事的缺失。
家有两个姑娘待嫁,尤其是自己的长女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夫婿,宋氏近日的心情特别轻快,以前因为眀齐的原因,宋氏看寻菱哪哪都不顺眼,但是现在自己有了裴凉做女婿,再和寻菱的病秧子夫婿一对比,宋氏瞬间觉得优越起来,对寻菱也和气了许多,甚至每回寻菱去给她请安的时候,宋氏都无比和蔼,眼里盛满了同情。
寻菱也不在意,对比以前的窝囊受气,现在的日子好过太多了。
京城说大也不大,没几日裴凉向孟家求亲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京城,一时也成了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
宋氏的邀贴也眼见着多了起来,但裴凉一日没来下定,宋氏便一日不敢招摇,对于那些邀贴,也只是选择性的去应约一些平日里有来往的。
孟弘业去衙署时,前来巴结讨好的人也多了起来,但越是这样,孟弘业越是谦卑谨慎,不敢露出半点优越之态。
直至一月以后,裴凉从陕西军营回来,派人捉了一只活燕正式来向孟寻芊求婚,并给了定礼,孟弘业和宋氏才安下心来。
沈琦那边也没落下,一来沈琦的身子羸弱,经不起拖延,二来锦乡侯也希望趁沈琦目前身子尚且还算康健,早早为侯府诞下嫡孙。
所以,在裴凉来孟家纳采后的第三日,锦乡侯府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