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讳言 > 第四章

第四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前朝为了崇州雪灾的事吵了大半个月。

事情的起源是黄门郎呈给赵暄的一封崇州刺史的密信,上言储阳王李长信在崇州封地倒行逆施,鱼肉百姓,此次赈灾的钱粮大多进了此人的私库。

赵暄是先帝的第九子,李长信是赵暄宠臣,武夫出身,先帝在时便是明面上的九王党。当日擒拿庆王叛党他亦有出力,赵暄登基后便收了他兵权,挑了一块富庶封地给他养老。

此事一出,满朝哗然。新帝登基仅三月有余,崇州这一向丰腴富饶之地便天生异象,三月飘雪,再加之新帝偏信宠宦,用人不当,置百姓于不顾,舆论的风向也渐渐偏了起来。

“你们说……先帝封今上为太子的诏书,真的是他亲笔写的吗?”

未央宫的宫人们大着胆子围在烛火旁悄声议论,我装作没有听见,借着灯火誊抄《玉台新咏》里的几篇杂诗。

“我看倒未必……谁能想到最后赢的竟然是他呢?”

“这帝位若是来的不明不白,也怪不得上天要降罪了……”

那宫人还想再说,我向桃枝使了个眼色,她便拽起那人走到外室去。

片刻后,殿外便传来清脆的巴掌声。

我放下书册,慢慢走到外殿,看了一眼远处的天色。

入春后便不时有雷雨,阴云在屋檐处积成一线,黑压压的,仿佛要坠下来。

我走到那个跪着的宫人面前站定。

“刚才那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瘦弱的女子跪在阶前,看起来比兔子还胆小。她的双肩因惧怕而颤抖,最后一声不吭地摇了摇头。

我不再看她,转身示意几个粗使将她带走。

前朝还在为崇州一事争吵不休,听闻李长信快马加鞭,连送三道请安折子叫屈,不仅自请削减封邑三年租税,随信更是附上了崇州一应账目以证清白,言说自己一向勤俭严谨,此番乃是有心之人着意栽赃,要挑拨自己和赵暄的君臣之谊。

朝臣自然而然分为两派,一方要求惩处李长信,一方要求彻查崇州官吏,两方僵持不下,一来二去也渐渐生出了划分朋党的态势。

赵暄连日扑在朝政上,我终于有机会修书几封送往郑国公府。

原主的记忆中很少有这个父亲的影子。李氏朱门绣户,世代簪缨,祖上有从龙之功,只是近年来族中后继乏力,除了依靠祖上封荫便再也没有能加官进爵的。

郑国公仿佛自知庸碌,早早替幼女打点好了前途,将李愫音送进宫后便整日游山玩水,行事高调张扬,随心所欲,做足了一副草包派头,焉知不是另有乾坤。

我在信中隐晦提点了几句,随后便将信纸折了起来,悄悄交给桃枝。

几日后,郑国公的回信被送到了我手里。我翻开信纸,却见郑国公言辞间提及辽河孟氏在宫中为妃的嫡女。

孟氏并非望族,因新帝登基,本家才得以留驻京城,近些日子孟宏热衷在京中走动,四处打点不少,与宫中书信来往也极频繁。

我脑中想起孟氏的那名秀女,位份不高,但人长得清秀恬静,平日也并不多话,所以我对她没有什么印象。

我回忆了一会,终于想起她的名字。

孟长愉。

时值多事之秋,她却频繁书信母家,想来这其中有不为人知的算计。

我折起书信,将它放在烛火中燃尽。

前朝的闹剧最后以赵暄的怀柔处置告终,一应官员均被小惩大诫了一番,明面上看不出胜败。

我照常在未央宫练我的字,桃枝不时进来为我换茶。

今日手感极好,我洋洋洒洒写了三页纸。桃枝候在一旁,好奇道:

“娘娘在些什么?”

我微微一笑。

“《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

桃枝没有再问,我继续提笔写着。

赵暄不是庄公,他是睚眦必报之人,他或许等不及敌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那一日。月余前赵暄初登大宝,尚且不顾群臣反对用雷霆手段处置了庆王余孽,今时今日虎狼环伺,他又会如何行事。

待风波彻底平息已经是仲春时节,按往年惯例,帝后需在上巳节前往南郊洛水行宫祭祀先贤。

礼官提前给我送来了祭祀的一应方案与流程,随侍的黄门郎谄笑着候在一旁,等女官离开后才小步上前。

“娘娘,陛下让奴来告知娘娘,说其他一应照旧,只是来回路途中额外为您安排了一列依仗,不必与陛下同辇了。”

我淡笑着应了,但桃枝似乎很为我不平。

“即便陛下心存芥蒂,也不该这样拂您面子,平白惹人非议。”

我看着窗外阴沉的天,心里隐约有一些猜测。

“随他。”

马车平稳地行驶在京郊的官道上,桃枝为我点了安神香,我倚靠着软垫闭目养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