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拜拉维利主义;SDG选择的道路
**拜拉维利主义**
拜拉维利(独白):
虽然老夫压根瞧不上小人伎俩的人皇明玄和一帮只会吹枕头风、用说媒拉纤进行利益联盟的宫廷贵妇,没想到王室之中,竟然真还是有慧眼如炬之人的。
东苏萨克亲王乃是有知有见之人——诚如他所言,太阳玛丽帝国与瑟肯兰的竞争,人类与新人类的分歧,并非是常见于人类历史上的“种族歧视”、“民族矛盾”,而是两种社会结构的竞争。
太阳玛丽帝国已经老了——少子化已经不是一个行政区、一个文化圈的问题,而是人类进入福利社会之后,全人类的问题。
人类选择不再生育——
冷冰冰而锱铢必较的资本主义,将“爱情是真善美”理想主义的纱帐彻底撕碎,将“家庭是温情和责任的港湾”的传统理念彻底抛弃。如此还不够,甚至,在绝对利己的理性主义下,高额的育幼成本也将“多子多福”的多养育多得利的模式彻底颠覆,——既然育幼会导致生活条件的大幅度下降,那就一了百了,干脆不生。
爱情是虚幻,家庭是累赘,育幼是自找麻烦——何苦呢?
自然用激素给的奖赏,社会演化用观念悬挂的信念,使用经济的实际得利,都被彻底放弃了。
后代数量断崖式下跌。
我仿佛看到一棵曾经枝繁叶茂、创造了葳蕤葱郁树荫的大树,开始从根部枯萎、腐烂。
但与此同时,一株本来是从这棵大树折断的枝子上扦插的、新的枝桠,却在它旁边生机勃勃地长了起来。
**两种社会结构的竞争**
那就是新人类。
我见过奥里裘的新人类繁殖工厂,那里的婴儿,无论是通过体外受精、体外培养的有性生殖,还是同基因组克隆的无性复制,各个年龄段、各种基因特征的人类,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像罐头一样被生产出来……像流水线上的罐头一样一箱一箱地被生产出来。
奥里裘那一幢幢圆形的仓库,里面蜂巢式的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六角棱柱形的生长釜和培养胶囊,里面,都是工厂生产出的新人类。
我看到过前线那一群一群的被制造出来朝生暮死的新人类克隆士兵、改造人战士;我看到过人类士兵被那些毫不畏惧死亡的行尸走肉屠杀的样子;而那些杀人兵器的新人类在完成任务后像微波炉里的罐头一样被煮成肉泥,重新搅拌成生物质——我见过,这些我都见过。
他们的“繁殖力”,远远超越自然状态下,要以高昂的成本建立家庭,然后再育幼的人类。
——
可我并不认为这种状态是道德的,是长久的。是优于人类的,是能够作为一种良性循环的社会结构,解决目前人类社会的问题,让人类继续发展和延续下去的。
东苏萨克亲王所言有几分道理,但并不全对——就要趁现在,他口中所说的,新人类的社会权力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
人同此人,心同此心,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新人类虽然可以通过激素、基因敲除和程序预埋等手段控制“大工厂生产”新人类的短期行为,但他们一个个,毕竟有着人类的□□,那也意味着有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他们终究会和人类一样。
要求归属感,寻求意义,寻求情感支持和社会接纳。
因为新人类虽然有着抗辐射等单基因或成组基因的优化,但总体上来说,还是用着人类的身体——物理实在决定着后面的一切,人类的身体会让他们底层还保留着人类的行为模式。
新人类现在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和人类社会差别非常大的社会结构组织方式,虽然他们生育后代的结构变了,但他们生产出来的个体,还拥有着人类类似的欲望——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趁着他们新人类崭新的社会结构模式还没有形成,我必须坚定地推行罗马的制度,哪怕是用战争的手段。
不错,战争只不过是最初的一步。
就像罗马占领蛮族的土地,只不过是伟大的罗马帝国最初的一步,罗马帝国最伟大的光荣,乃是将她的文明和制度撒播并固定在蛮族的土地,并让蛮族的后代传承“罗马的文明”生活下去。以至于有一天,罗马帝国的公民都不是罗马人,那个“理念中的帝国”却仍然能够继续存在。
现在新人类的个体,还是一个个松散的沙子,还是一个个人类般的婴儿——必须快速将这些新人类吸纳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学会作为“人”而不是“工具”的生活。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必须使用哪怕是通过被你们认为是“封建”的等级制度。没错,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此时非但不是“平等”的对立面、落后的制度,反而是现存的最有效和最好的一种社会结构武器。
为什么?
我利用了人类个人的一个特征——人类个体在进入人类社会结构过程中,有一种“阶层上升”的本能欲望和趋势。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