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崔兰君打视频过来,说要看她上的士。
其实宋宋真的觉得这样很划不来,这么远的路程,打车实在太奢侈了。
她每年都过来两次,阿爷忌日和清明,上一次是在高考前的清明,都是坐巴士到县里,再转车,回村里。
她不晕车,在车上照样能看书,就是镇上回村里的班车上有些乱糟糟的。
但她初中时去镇上念书,早晚都是乘坐班车的。
每日天没亮就要出发,走二十来分钟路到村口,再坐一小时的班车到镇上的中学上学。
她对那时的印象已经不太深了,只记得车上冬天刺骨的冷,夏天又热又闷。每次上去都坐满了人,连中间空隙上也摆满了挑篮扁担蛇皮袋之类的物品。
阿公阿婆们早上挑了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上坐班车来镇上卖,下午再坐班车回家。
每次下午宋宋放学回家,手里都会多一个小塑料袋。
阿公阿婆们见她每日穿着校服在车上看书乖巧,总是会将没卖完的蔬菜瓜果给她一点,有时是一串葡萄,有时是一袋草莓,有时是一袋蜜饯。
但那次崔兰君打电话过来的时候。
车上的阿公阿婆们正吵闹,扯开喉咙聊八卦唠家常,吵作一团,手舞足蹈。
一边的几个蛇皮袋扎破了几个小口,两只鸭子趁机伸了长长的脖子出来,和对面绑了腿的鸡兄一起引吭高歌。
崔兰君才知道她都是这样辗转颠簸回去的。
这次就生怕她再省钱,一定要看着她上的士。
宋宋没必要让她担心,就很听话地打了的士,将车牌号告诉她,和司机说好目的地,再聊了一会天才挂视频。
她探头看了眼打表仪,觉得自己的心再滴血。
这要是一直开到村里,得多少钱啊。
很想下车。
但以崔兰君的性子,中途肯定又得打视频来。
她迫使自己将视线从打表仪上移开,看窗外。
临吟市。
整个城市笼罩着淡淡烟雨,天要比京榆清澈太多。路过的画桥流水小巷人家,风景如画,连空气都带着草木清香。
接下来大学四年都会在这里上学了。
宋宋安慰自己,这儿确实还挺好的。
坐车难免有些昏昏沉沉的。
宋宋的状态在睡着和不行还是要保持一丝清醒之间来回摆动,到了镇上,有些路就不太好开了,摇摇晃晃的。
宋宋原本将脑袋靠在车窗上,差点将她脑浆给摇出来。
到达村口的时候。
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宋宋让司机停车。
村里的样子变了一些。
有些人家在外面打工挣了钱回老家修了新房。
但也不多。
村里前些年修了路,宋宋推行李箱才没那么费劲,走了一段路,就看到陈敏牵着着两个小不点往这边来。
两个小不点一看到她就撒腿向她跑,一边跑还一边奶声奶气地喊她,“宋宋姐姐!宋宋姐姐!”
两个人好像在较劲,比谁声音大似的,一声高过一声。
宋宋生怕他们俩跑摔了,也拎着箱子跑,两小只一到就往她身上扑,宋宋一手抱起一个,她笑,“怎么回事,安安,宁宁,你们吃饭这么乖啊,姐姐都快要抱不动你们了。”
陈敏知道他们俩喜欢往宋宋身上凑,刚刚还特意给他们洗过澡,涂了香香,换了干净的衣服,这会还是叮嘱道,“别把姐姐的衣服弄脏了。”
安安和宁宁很懂事,宋宋抱着他们俩,他们怕鞋子碰到她衣服,都弯着膝盖将脚往后翘着。
宋宋亲了亲他们的脸,说,“哪有,他们可香了。”
“饿坏了吧,京榆过来这么远,你叔在家里做饭呢,给你做了你爱吃的,快回家。”
宋宋抱了会就抱不动两个了,牵着走。
陈敏家中前年也盖了新房,二层楼,里面的装修简单,很宽敞。
宋宋牵着安安和宁宁,临进门时,回头看了一眼。
看向不远处的山坡上,小小旧旧,长满杂草的小院子,院子里的李子树不知是在哪一年枯死的,只剩一根老朽空洞的树木。
院子里的两间小土屋,每一块土砖都是阿爷一块一块砌的。
她在那儿长大,和阿爷相依为命。
但她不是阿爷的亲孙女儿。
村里的人都知道,她是阿爷捡的。
她生来很健康,寒冬腊月天在襁褓里一夜还剩一口气,被遗弃,或许只是因为她是个女孩儿。
阿爷捡她时已经56岁了,因为家中贫困,又是跛脚,无人说亲,一直这么一个人过着。
养她却很费心,她是阿爷拿辛苦养蛇养蜂卖的钱,托人去镇上给她买好的奶粉,一点一点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