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最后的搏命
是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抗日战争中,为日 寇充当炮灰的伪军超过百万之众,人数如此之多,的确令人深思。 究其原因,大概可以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殖民文化的影响,这也是是伪军生存的精神支柱。从鸦片战争起到清政府的庚子 赔款这个六十年,是一部耻辱的历史。 给日 本的赔款中,拿出20%来从事“对华文化事业”。 在日本外务省成立“对华文化事务局”和“对支文化事业调查会”,会长由外务大臣充任,其委员多为日本政府、议院、银行及大学的要员。 此外日本在华设立的各项所谓文化事业机构,也无一不是处于日方的完全控制之下。 退款的使用权操在日本手中,使用去向自然服从于日本的利益,同时也培植一批符合日本利益的文化精英,为日本X国主义卖命,充当其走狗。 二来是国府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林立,斗争十分激烈。 一批大汉奸便以此为借口脱离蒋氏政府,打出“曲线救国”的旗号,“理直气壮”地投入到侵略者的怀抱。 在1938年,伪军的数量只有七八万人,***投敌后,受其“曲线救国”谎言的蛊惑,伪军数量迅速上升到十五万人,增长了85%。 三是常凯申的厚此薄彼的打压政策,将相当多的“杂牌”部队推向了日军阵营。当 时在中国,常凯申虽然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他对握有重兵的各个地方实力派仍心有余悸,处处设防,时时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