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兵王出击 > 第四百一十三章 研制排级压制武器

第四百一十三章 研制排级压制武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姚闵见陈天民说得严肃,知道此事重大,赶忙与副厂长马子朗接过图纸,粗略地阅看一遍。

二战最出色的机枪MG42,又被盟军士兵称“希特勒电锯”,代表着枪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

那些到处不可一世、飞扬跋扈的美国大兵被它搞得意志消沉、无心恋战、士气低下,视其为“步兵的噩梦”。

而轻武器评论家,则对其使用了三个最高级的形容词词组:“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但却是最出色的武器”。

当MG42刚刚诞生并装备部队的时候,在西方潜伏于欧洲的谍报人员看来,这实为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

当时雪片般的报告飞向华盛顿和伦敦,内容都是同样的:德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枪都采用如此简陋粗糙的制造技术。

不过,当美英枪械制造专家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却是大吃一惊。他们清楚地知道,采用冲压技术的德军在机枪这个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了他们。在后来的实战中,也很好的证明了这点。

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

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它使用的材料很少,可以通过简单流水线制造。

整个二战中,MG42生产了约一百万支,这个数量是非常惊人的。要知道二战中德国冲锋枪的生产量不过一百二十万支,如此高的生产数量让人瞠目结舌。

性能如此优秀的武器又如此好制造,完美一词用在它身上丝毫不过分。

“看到了吗?金属冲压工艺,这将是武器生产的必然趋势。”陈天民简单地介绍着重点,

“为了配合此武器装备部队,你们还要与炼铁厂加快仿制轧壳机的进度,提高弹药产量。这款机枪打起来——那子弹的消耗绝对令人瞠目。”

现在兵工厂的轧壳机同样是来自杨氏造枪厂,生产制造能力且不说,关键是材料,是铜料的短缺和匮乏,这同样也制约着大后方的弹药的生产数量。

华夏缺铜,要依靠大量进口,这就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但对陈天民却不是解决不了的困难。

姚闵和马子朗当然知道这个困难,但他们也知道炼铁厂在研制覆铜钢的事情,联系到一起,他们便明白了陈天民的真正用心。

覆铜钢若能制造子弹、炮弹壳,从理论上

讲,将节省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铜料。

现在的弹药生产将不只是复装和重新轧壳,而是重熔铜弹壳,改制覆铜钢弹壳,一下子便使材料提升了五六倍的利用率。

一种武器的生产制造,并投入实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以MG42通用机枪为例,陈天民早就能拿出图纸,但在枪炮钢没有达到标准,在弹药的材料和生产能力没有取得取得突破,以及其他条件没有满足的时候,生产制造出来又有什么用呢?

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包括国府军在内,各支抗日武装使用步枪,弹药都不充裕,又何谈耗弹惊人的自动枪械?没有子弹,什么高级玩艺儿还不是烧火棍一枝?

再说日本鬼子,没有研发自动武器的能力吗?当然也不仅仅是资源匮乏,还有作战理念的不同,才装备步枪。

而MG42通用机枪好歹使用的是毛瑟枪弹,与中正式步枪是同样的7.92x57毫米规格。也就是说,机枪造出来就能用,只不过弹药要紧张罢了。

仿制轧壳机同样也是在积累经验,为以后自制不同规格的枪弹轧壳机作准备。陈天民想得细致,规划得明晰,一步

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而供弹方式,陈天民决定暂时采取75发弹鼓式。仿制后世位于昆明的国营356厂制造的可方便开盖快速装填的弹鼓,熟练的人几秒钟就能装满子弹。

至于弹链和弹鼓的优缺点,陈天民当然知道,而暂时用弹鼓也是考虑到节省弹药,适应现实的战争环境。

按照榴弹发射器的操作条例,至多打完一个弹鼓,机枪便要转移阵地,以防鬼子的炮火摧毁。这样的话,使用弹鼓就比弹链的机动性要强很多。

“气冷式,轻便、体积小,却比水冷式要复杂。”姚闵看着图纸,说着自己的想法。

“哦,看这,是靠快速更换枪管来使射击能持续。”马子朗指点着说道:“当重机枪使用时,还有专门的重枪管。”

陈天民不插言,等两个人把图纸看得差不多了,才开口说道:

“依照兵工厂现在的技术水平,把通用机枪制造出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关键便在于摸索研究出最简便的制造方法,也就是把冲压技术完全掌握,而不是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