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老对手
大同路以南,离得最近的是左云县,鬼子驻军一个大队抽调两个中队,又招集怀仁、浑源等地一千余伪军闻令南下,想要试探八路军的底细,却遭到朔州县大队的拦截,威胁怀仁,迫敌回撤。 驻朔州的肖云天则亲自指挥两个团进行了破袭战,使日军的铁路运输中断半月之久。 各路日军或被牵制,或事出仓促来不及调动,只有太原日军出动了最大一股兵力。 此时驻太原的是日军第三三十七师团,师团长安达二十三中将,辖四个联队以及师团搜索队、野炮兵第37联队、工兵第37联队、辎重兵第37联队、通信队、兵器勤务队、野战医院、病马厂等。 很多熟悉日军部队构成的人或许不解,日军中竟然有“步兵团”这样的构成,但这个步兵团与中文的步兵团在概念上却不是一样的。 日军与中国军队一样,标准的配置是师团下属三到四个步兵联队,师团长为中将军衔。 但在战时,也会在师团中,由一至两个步兵联队为基础,加强其他兵种,组成独立单位,单独执行某方面或某项任务。 如果这个独立单位是由两 个步兵联队组成的,就是规模较大的旅团,旅团长为少将。 如果这个独立单位是由一个步兵联队组成的,就是规模较小的步兵团,团长为少将或大佐。 所以,实际上日军的“步兵团”和中国的“旅”一样,都是从属于“师团/师”的独立作战单位。也可以说,日军“步兵团”是最小的多兵种混成作战单位。 而第三十七师团师团长安达二十三所派出的便是这个步兵团,更准确地说,是派出了这个步兵团的指挥官和其中一部分的兵力,并从各地收缩驻守兵力,终于凑出了这五千多的人马。 一个步兵联队,有三个大队,总人数为三千四百余人;工兵第37联队一部,五百余人; 两个炮兵大队,加上辎重兵,共一千余人,有二十四门94式75毫米山炮;再加上每个步兵大队所属的步兵炮、速射炮,这个“步兵团”的火炮数量不算少。 鬼子还为这个步兵团增加了十余辆坦克、二十多辆装甲车,两个车载中队,沿铁路北侧的公路平行进军。这支快速机动的装甲部队,更加增强了步兵团团长西山坚少将的信心。 从各 处调动人马,集聚弹药物资,太原的日军步兵团足足等了四天,才算准备完毕。豫东的形势严峻,日军到底是没敢让轻步兵率先出发。 现在,已经不是增援不增援的问题,而是要夺回平鲁重镇,并重新打通大同铁路。为此,第三十七师团师团安达二十三还向吉本贞一承诺,会继续调动人马、物资,给予出征的步兵团以支援。 四天看起来不多,但已经给了陈天民足够的时间作迎战准备。 除以三个主力连,四个直属连,向周边出动,横扫铁路沿线各据点,以平鲁为中心,撑开了了一片决战的战场。 由五寨、神池赶来的联防队,以及就地征集的上万百姓,昼夜轮流破袭,把平鲁至朔州的铁路全部扒掉,路基平毁,充分显示了民众的抗日热情和伟大力量。 另一处大动土木、显示民众力量的地方是在朔州县。作为抵挡日军东来的重要阵地,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陈天民也准备在此与日军进行一番较量。 战平鲁而不战于平鲁,陈天民的思路并不局限于一地一处,倚城坚守也不是在平鲁。 在外围撑开,具有相当 大的回旋空间,不摆单线防御,而是选择重点防守,并保持着相当数量的机动兵力,以作穿插迂回。 春雨镇老城是明朝弘治九年重建的,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面积约两平方公里,后又将土墙改筑砖墙; 明清两代,又对城墙多次修缮。城墙外有护城河,外又有护城堤,周长五公里,堤高约七米,有四个关堤口,是天然的阻击阵地。 如果详细描述的话,护城河并不是一条连贯的围城河,而是由四个独立的小湖构成。护城堤也是四部分,只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正对堤坝的方向是大路和关堤口。 这样看的话,也可以把护城堤理解为外城墙,关口则是外城门。 徐宝根举着望远镜,站在城头四下瞭望,护城堤上尘上飞场,无数百姓正在帮着军队构筑工事、掩体。脚下的城墙也叮当作响,民工们在凿着射击孔。 徐宝根赶到这里已经有一天了,本着谨慎的原则,在并不太熟悉情况的时候,他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他对陈天民等人已经拟定的作战计划也没有什么大的修改。 当然,要说意见完全一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