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应过来。
一回头,从西边遥遥走近一个美人,美人穿杏黄团花的坦领夏衫,露出修长的脖颈和深深的一道沟壑,鹅蛋脸大眼睛,乌压压的头发挽做堕马髻,鬓边簪一只碗口大的粉红芍药绢花,指尖涂着通红的丹蔻,摇着手里的粉红团扇一步三晃,真正是风情万种。
她提裙进门,熟门熟路的打量焕然一新的铺面,“不错嘛,这才几天功夫就都弄好了。”
清波隐约猜到,“赛娘子?”
美人掩唇一笑,“‘赛貂蝉’那是他们起的混号,我叫云花枝,你叫我云娘就行。”
名字和人一样婀娜多姿,“云娘,”清波行了见礼,“我叫乔清波,往后还请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她颔首回了一礼,“这地方人吃肉喝酒,可从没有人开过什么鱼汤面馆,别说旁人,就连我也好奇,迫不及待想来尝尝看了。”
新打的板凳漆还没干透,清波搬出原先的旧凳子请她坐,“好啊。我原本也想着,开张前做些菜品请街坊诸位先来品评,到时候还请云娘赏光,多多提些意见。”
她拢衣坐下来,笑道:“那我就等着了,预备什么时候开张?”
清波有些犯难,“实不相瞒,做吃食最繁琐,光靠我一人是不行的,眼下找不到合适的帮手,只怕……开张还得有一阵。”
“缺什么样的人手?打杂的,跑堂的?”
“小本买卖,不打算雇太多人手。我只想招个会做面的厨娘,最好力气大些,偶尔替我搬些东西。”
云娘挥手一笑,“这还不简单!西北这里人人都会做面食,你既招不到人,干脆去西市买一个就是了。”
“买?”
“对啊。梁州城原先是流放之地,有很多外地的犯人押送到这里,起先都叫他们盖房子,修城墙,这么多年,城墙早就厚的跟堡垒似儿,用不了那么多苦力。这些犯人干脆拉到西市上买卖,有官衙在场,一应手续齐全,买一个回来还便宜。”她指了指左右两边的铺子,“不说我店里,就说豆腐张和卖油郎的店里都买了两个壮汉帮手呢。”
“原来如此,多谢云娘。”清波恍然。
待第二日一早,便马不停蹄去到西市,稍加打听,就找到人,口,市场的地方。
清波一心记挂着哥哥的下落,听说流放的犯人也在这里买卖,就想来碰碰运气。
可能是她来的时间不对,这里人并不多。
街道两边是茅草搭的顶棚,隔着栅栏,三三两两的奴役带着脚镣,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或坐或躺在地上。
稍有些头脸齐整的,都被挑在前面的一处瓦棚下面,门口的长凳上坐着几个青衣官差,一路盯着清波走过来,“你是外地人?”
“是。”清波本来是心里犯怵,转念想起自己脱了奴籍,是正经的良籍,于是定了定心神道:“官差大哥好。我们家主开店缺个帮手,忙着店面翻新脱不开身,所以叫我来买个帮手回去。我初来乍到,也不知道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梁州设都护府,早有耳聪目明的外地商人前来做生意,并不奇怪。
其中微胖的官差,押刀站起来,“你做什么买卖?缺什么样的人手?最近人少,没有好货色。”
“我们是个卖面的铺子,缺个力气大些会做面食的厨娘。”
“这容易。”那官差和旁边的人说了几句,不多时就领过来几个妇人,一字排开让她挑选,“这些都说自己会做,手艺到底怎么样,就得你自己选。”
想起当初抄家入罪,母亲姐姐和哥哥,包括自己,都也曾如她们一样,被当做货物,待价而沽。
清波心中五味杂陈,隔着幕篱一一看去,在一众年过半百的妇人当中,有个年轻一些的妇人,高瘦身形,包着头巾,身上衣裳虽然破旧,倒还整齐,于是她上前问,“你也会做面食吗?”
那妇人点头说会,“面食,油饼炊饼,我都会做。”
“就她了。”清波转身,“不知需要多少钱?还需要哪些手续?”
“三两。”那官差抬了抬手,“要是没问题,给我看看你租赁的店铺契书,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好。”
就这样,清波花了三两银子,买到了厨娘。
桐姑的来历,在和官差办手续的时候,档册上就清晰记着:她是梁州辖下高地县人,五年前夫家获罪,她一同没入官婢,先在城防营浆洗处做粗使,后被卖入孙氏富商家中做了几年厨司,因孙氏举家搬迁,又重新卖为官婢。
她和自己曾经的境遇有几分相似,清波越发坚定自己的选择。
回去的路上,清波问她,“你叫什么?”
“本家姓刘,叫桐姑。”她话不多,清波问什么才答什么。
清波以前为奴为婢,知道为人奴仆的艰辛,很有体谅人的心境,于是也不多问,带她先去吃顿饱饭,又去买了两身衣裳,把她领回客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