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平沙(一)
秋去冬来。
漫天飞雪中,五公主随车队北上和亲。
“车队在北疆稍作停留后,进入寒州。北燕六皇子前来挑衅,三皇子派人夜袭,一片混乱中,驿站着火,五公主命丧火海,只留下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
这是使臣们传回京都的全部消息。
各方并未起疑,在哀痛五公主逝世的同时,大乾写下国书,怒斥北燕。
北燕二皇子派兵擒拿作乱的六皇子与三皇子,称定会给大乾一个满意的交代。
北燕再次陷入内战,五公主顺利脱身,从水路南下,藏在青州。
确认五公主安好后,定王立即将谢礼送至赵长珺府上,并邀她一见,以当面致谢。
“此事多谢长珺。”
定王望着端坐在对面的赵长珺,躬身行礼。
赵长珺淡淡一笑,打量起这位素有仁名的定王。
他是先皇后之子,一向宽厚仁慈、温和谨慎,对朝臣一视同仁。
在众臣眼中,定王是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未来仁君,但势力偏弱,又无母族支撑。
忠直良臣们不屑于对他趋炎谄媚,钻营投机者更不会偏帮附和。
定王并未多想,一如既往地埋首政务,不问闲事。
自上月以来,宁王在慕淮瑾的帮助下,摧枯拉朽般迅速完成了多件要事,引得众朝臣交口称赞。
承天帝对立储之事举棋不定,但心中的天平似乎渐渐向宁王倾斜。
在朝臣的眼中,定王刚刚失去胞妹,又受到了宁王的不断打压,正是风雨飘摇。
但在赵长珺看来,眼前人目光清正,神色沉稳,似乎并未把这些打压放在心上。
“此次邀你前来,一是为了感谢你救五妹妹于水火,二是有一件案子,想问问你的意见。”
“与宁王有关?”赵长珺心头一动,问道。
定王微微颔首。
今晨,定王在礼部的部下给王府送来了一个宁王的把柄。
此事与礼部牵涉甚深,定王又恰好约了赵长珺今日相见,就想顺便问问她的建议。
定王斟上一杯茶,待赵长珺接过后,方缓缓讲出了事情的详细经过。
“宁王城府极深,一向以利益为重,奈何对文玩字画惜之如命。
“吏部尚书以收藏名贵字画闻名,数月前,尚书家的公子入府拜见,告诉宁王,他愿将所有字画都献与王府,只愿宁王保他中举。
“宁王在朝中一帆风顺了许久,禁不住诱惑,将此事满口答应下来。
“这次礼部派出主持科举考试的郭侍郎恰是宁王的部下,将此事轻而易举地办成,但却在近日走漏了风声,被我的部下撞见……”
赵长珺点点头,陷入沉思。
宁王一向野心勃勃,早在一年前,赵长珺便从他对千江阁的拉拢中看清了此人。
师父对宁王评价不高,再加上他的一些手段实在不为赵长珺所喜,因此入朝后,赵长珺与宁王并无太多交集。
但赵长珺没想到,深知承天帝对科举舞弊之事深恶痛绝的他,竟然会落下这样一个把柄。
赵长珺眸色微冷。
“近年来,陛下着手削弱世族势力,不惜杀宗室、灭世家,如此强势,就是为了皇权不受世族掣肘,希望文武百官中有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
“科举舞弊之事可大可小,极易按下与推脱,但我们若从陛下削弱世家,提拔平民的意图入手,大有可为。”
赵长珺唇角微弯,望着桌上氤氲着热气的紫砂茶壶。
“殿下可以推动礼部的许侍郎告发宁王徇私舞弊,此人起于微末,无党无派,经常帮助寒门子弟,且被郭侍郎打压良久,定会倾力相告。
“据我了解,此次秋闱中,不止尚书公子,还有许多人并无真才实学。殿下可以与许侍郎提前商量好说辞,直接建议陛下对考中的进士进行复试。”
定王眸光微闪,道:“我可以提,但陛下近来对我有些微词,或许不会应允。”
“那便不用殿下出面,直接让许侍郎上书。他官阶较低,需要辅助,只要能够造成群情激奋的效果,陛下便不会不应允。
“殿下除了知会一些大臣外,还可以联系此次秋闱落榜的寒门子弟,写万民书。”
赵长珺笑了笑,拿过放在一旁的纸笔。
“我留意过一些落榜之人,名单如下……”
定王眸含喜色,接过赵长珺递来的名单,再次谢过。
科举舞弊之事存在许久,但从未被翻出水面,如今吏部尚书整整一府的字画,终于把确切的证据送到了世人眼前。
定王行事极快极稳,在他的秘密联络下,宁王还未听闻风声,弹劾的折子便从四面八方飞向京城。
万民书被递到朝堂之上,朝臣一片哗然。
如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