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下太平那一天
果……如果继续这样动乱下去呢?你……我们……我们要不要……远离这些纷扰,等太平了再回来。”
流稚抬头看着他,张峻豪以为自己没说清楚让她误会了,便解释到:“我的意思不是逃,我不是想当一个逃兵……是担心你,和我娘还有蓓蓓。而且,听阿宝说,苏新皓准备送他弟弟去英国,那天去童家,阿坤也这么计划。说当下局势不稳定,怕祸及家人,把她们都送出去得个安心,我觉得这么也有道理……”
“人之常情,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确实可以选择更好的,但不论做什么样的决定,必定会放弃另一条路,不存在逃避,都有自己的考虑。但……”流稚顿了顿,继续说:“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就像一粒种子,在这里生了很,发了芽,开了花,突然挖去很远的地方,怕是适应不了。像你们这种小苗苗啊,生命力旺盛,不管到哪里,都会生的很好!”
“阿顺,离开不是逃,是向前走,留下也不是胆怯,是归根。但如果家都不在了,我们走的再远,过得再好,还能归到哪儿去呢。”
最后,因流稚的一句话,“国之昌盛时受其庇佑而安居乐业 ,国之有难怎能视而不见退于瓦舍求全”,张峻豪毅然决然的决定踏上革命的道路,为了这片土地。
苏新皓看着张泽禹的背影,犹豫了很久才开口,“张阿宝,你……要不然跟我们一起去英国吧,现在大势不好,等国内太平了再回来。我们一起去学习新文化,新思想,将来学成归来,一定很有用的。”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让张泽禹接受和理解自己的意思,他很珍惜这样一位坚定勇敢而又优秀的朋友,他希望他发光发热,而现下里的情形就像落败的灰尘,掩盖他应有的光芒。
张泽禹明白他的意思,但他不想走,也不能走。
“阿皓,你有没有想过,新鲜的血液都被抽走了,这天下,要到何时才能等来人们希望的太平。”张泽禹说:“阿皓,等,是等不来的,我们现在已经被人踩在脚下狠狠地践踏了,如果醒过来的人都在这关键的时候离开,那留下的是什么?我们就算等到一个太平的时候,你觉得那还会是我们希望的太平吗?还是我们原来的国土吗?我们还回得来吗?等我们回来这里还有什么?”
苏新皓一直都懂他的想法,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又一直说不通,相互不理解,难免有些着急。
“阿宝,你说的我都懂,我又何尝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可现在他们手里拿着的是枪杆子和火药,而我们只有笔杆子和半肚子墨水,你说,我们所有人都两手空空,前路不清,我们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苏新皓松下性子来劝到:“阿宝,我们能做的不多,命只有一条,如果我们死了,那才是什么都没了。”
张泽禹也松下性子看着他说到:“阿皓,这个时代不是只有我们,还有千千万万的后来人,就像阿润说的,我们在前方开路,后面的人看到了光亮,一定会有人跟上我们的步伐。”
“阿皓,教育之路太长,可这个时代的我们刚好,我们的任务就是抗住这一切让下一代延续下去,一批批坚守,一代代更迭,总会有胜利的那一天。”
“即便是飞蛾扑火?”苏新皓问。
“即便飞蛾扑火,我相信,也会有千千万万的飞蛾将这邪火扑灭。”
苏新皓送弟弟出国的那天,本来和家里人商定是要一起出国的,张泽禹一早跟他说了不能来送他,陈天润找他有急事。虽然都知道,但还是心存念想,思绪在脑海中翻来覆去,如海上波涛。
当他一只脚踏上渡船的时候,他犹豫了,这一别,便不知何时再见,这一走,便永是遗憾。
即使意见不同又如何,即使想法不同又如何,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啊,既然放不下他,又为何要走,既然舍不得,自己要走的路是不是可以走向他。
即使他们曾经飞向的不是同一片天空,但信仰的力量足以让他为你改变航向。
当苏新皓重新出现在张泽禹面前的时候,像清晨的阳光为灰暗的前路点了一盏灯。两个人什么也没说,相视一笑,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今日冬至,四姨娘邀了大家一同来家里,你可有空?”张泽禹问。
苏新皓一笑,点点头,“好!我先去送我弟,你在学校等我,我们一块儿回!”
民国十一年,盛夏。
一切都稍微有所好转,学校也逐渐恢复正常,基本恢复正常上课。
恰逢周日,张峻豪去了乡下,准备把娘和蓓蓓接过来,和童禹坤商议,让蓓蓓和嫣然一同下南洋。
张泽禹去了苏新皓家,两个人把百汇门的乐器收拾收拾,准备和一帮学生搞创作,像肖邦那样。
穆祉丞要和朵朵去北京上学,最近一直在忙这件事,朵朵也少回张家。
左航软磨硬泡的把陈天润拉去了他家里,说是有很多文章看不懂,两个人一同商议一下。
张极在别院用了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