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丧未过,刘恒回封地的仪仗毫不奢靡,仅仅三乘木轺车与两乘辎车,前后皆有数个从骑,头戴平巾帻。
我顺从地跟着他,裙袂随步伐扬起小小的弧度,好似风中轻摇的芦苇花。我未刻意收敛动作,甚至几番扫到了身前人的锦履后跟。若和太子同行,他早该制止我了。可刘恒就像无波无澜的潭水,他的礼节无可挑剔,于我而言,却怎么都不对劲。
马车前等候的人身穿黑色襦衣,俯身行揖礼。我在代王身后止步,他虽身形清瘦,却正巧为我挡住了些许寒风。他的声音总算掺了点温情,“舅父,这是舞阳侯之后。”
薄太后有一族弟,名为薄昭,我正惊讶此人居然获允同行,他立刻又见礼。我身无爵位,原不该受,连忙挣脱思绪回应。
寒风吹拂整个宫城,代王微乱的袍角倒不像芦苇花,像那泛青的冷铁。刘恒转过身,我根本不敢探寻面前人目光的归处,除去心中许多杂乱的、无从而来的思绪,这自初见以来的第一句话,他熟稔得仿若旧识。
“樊少子。”刘恒本该继续装作平淡,可他实在太刻意了,“此刻应去拜见母亲。”
我言语中充满求知的热切,“和你的随从一起吗?哪个辎车?”
面前人的发丝也被风吹乱了,他转开目光,回答道:“……和寡人。”
太后曾称赞代王谨慎,我粗浅将其理解为不争不抢,常常忽略他的名。自那个雪日而始,他在我心中彻底化作成清静如水的模样,一番下来,早已忘却他也年少,并不长我许多岁。
册封礼刚过,刘恒大概还未习惯自称。这个人的神色从未如此生动,于是,我扬起语调应道:“唯,王上。”
女使前去通传,我和代王并肩立在车旁。他太重孝礼,本不必与我一起等,平白受了半刻的冻。辎车四周的木板厚重,不多时,女使撑开侧边的小窗,隐隐窥见其中人的素色交领,甚至毫无文绣之迹。
我常出入椒房殿,却从未见过她。听闻薄姬崇尚节俭,可她贵为藩王之母仍循旧德,倒让人敬佩。
似乎因旁人在此,代王的只言片语中不见亲密,惟余恭敬。正好,他不愿多言,我能多跟她说说话。
我不留一丝间隙地开口,“见过薄太后,我名荑桑。”
帘后人的嗓音甚至比母亲更柔和,她唤我的名,自然流露的亲厚使我几近眼眶酸涩,“你是……舞阳侯之后?”
怕她听不真切,我悄悄迈步,更近木窗后才应声答话。她又道:“桑儿,过来。当心些登车,让我好好看看。”
薄太后丝毫未提及代王,我不由侧过头。身旁人的仪容与装束整洁如初,不知何时又变成了那副其身持正的样子。他直直撞上我的视线,突兀地接话道:“樊少子从长乐宫出,未免乏累,母亲三思。”
薄姬未言,辎车里再没有其他动静。她的沉默坚定又和婉,使人很难弃之不顾。代王看上去很快妥协了,向我微微颔首,我回他一个笑。
女使打开遮挡用的木屏,我一手提裙摆,一手握着绥绳登车。正值隅中时刻,天幕阴沉泛白。厢内昏暗,我无法细瞧薄太后的面容,只能听她的语气。
“此去代国,倚仗皇太后陛下广施恩惠,垂怜我眇眇之身。因不敢误旨,未在长乐宫亲行稽首,殊为失礼。”薄姬的眸子在昏暗中流转着光波,我分不清其中是感激,还是泪光。
她的身形向我挨近,微微垂头双手交拢,竟隐约是拜礼姿态,“代王年少,尊奉先皇与太后之心恳切,时不敢忘。”
天光乍破,窗板边沿镶了层金。她不戴饰物的髻中藏掖着几许华发,刹那间竟如此清晰。
“你会是子恒的妻,桑儿。我惟盼……你与他同心。”
太后也曾这样说。她一番谆谆之言,我却选了不筑那防备的高墙。可今日,薄姬的话太重了。我深吸口气,勉强道:“王上甚好,我怎能不愿?若从母知晓了他的为人,自然也高兴。
“这几日,皇太后另择族女为别地藩王之妻。”我撑出一个笑容,“想必不久后,他们的母亲也会如太后一般回封国。”
辎车内重归昏暗。薄姬更靠近了些,她轻柔地搂住我的肩,“只可惜代地远离长安,须受跋涉之苦。桑儿便与我同乘吧。”
看来另一辎车要空置了。困意席卷,我不住眯起眼睫,发丝蹭过她的衣衫,触感很不平。她方才所言,等我到了代国,到了代国后再仔细……
恍惚中,薄姬派女使通禀代王。木屏堪堪闭合,我看见刘恒穿袍服的侧影。他的脸被挡住了,大概是怕冷,袖口遮盖的五指攥起。身旁人任我倚靠,她的嗓音积起经年长久的哀意,尾音颤抖。
薄太后说,恒儿,你是个好孩子……她也是。
不知代王作何反应,可我迷迷糊糊的,就彻底睡过去了。
————
层云消散,雪色如晦,再睁眼时,车外又起风雪。我摸摸脸颊,冰冷指尖倒先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