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诏令......这回轮到皇帝亲自下诏令了。他不仅论功行赏,许诺免除边关的田税,更为散去四起的军中流言,在诏书最后添了句话。
想必诏令一出,再无人敢牵连我分毫。
次日晨起,听双成这么讲,我不禁惊叹刘盈得知消息之快。或者......流言已久,他早有了这想法?
平心而论,当日灵君的话,我只当做玩闹。太子与我血脉相近,因那段差错的过往,待我确实比旁人亲厚些。
可仅仅止于亲厚而已。刘盈是君王,获保宗庙,即使想求西山经里的水玉,洛水也得招神而问之,任他撷取。
何苦执着于旧时废弃的婚约,本就荒唐。
细细思索下来,还是因血脉之故。
吕氏封王已违盟誓,平日谨慎地避退流言最好。
刘恒不让我出北院,仅留下双成一人。她低头端朝食,小心翼翼道:“庖厨储物还够。樊少子......安香不在,婢子可以在你身旁等吗。”
我眼眶泛热,深吸一口气道:“好,好。等她回来了,我们再一起吃饭。”
虽然等到天子诏令,可刘恒依旧要查,不追根溯源不罢休。
薄太后该醒了,药方是她的嘱托。其实,刘恒距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
因为不是我。他需查密信,查谣言之源,才能给朝廷一个合理的禀奏。
我依靠苦药与换麻布的次数,数着时刻捱日子。
整整七日,代邸悄然沉寂,好似中庭隔绝了任何动静,留一处院子苏世独立。
双手伤口泛痒的清晨,薄太后将安香带来了。
我是最犹豫的人。关在北院的前几日,每每晨起,我倚在帷帐边,闭着眼睛琢磨。
要是薄姬来了,该不该让她看见伤痕?我不去想刘恒。这个人的结解不开,他来了,我也不让他进。
因经历的等待向来愉悦,向来完满,我这样的人,只会期盼自己终能等来合衬心意的结尾。
可余下日子,北院依旧冷清。
我逐渐不为此纠结了,缓慢地学起换药,按时与双成一同吃饭。
安香随太后而行,她原先分明是薄姬的女使,目光望过来,步伐却逐渐向我偏转。
我刻意拆下麻布,衣裙携风,鞋履踏过之处软而绵,以手背抚她紧绷的肩颈。
“还好还好,没事了。”我悄悄贴近她,一时间竟手足无措,“回来就没事了。”
安香似乎欲跪,我连伤也来不及避了,勉力牵制住她,“我担心你。他说的那些,我全都没信。你快进去找双成。”
我知道薄姬还在近前,身影交错的瞬息,恍若隔一道天堑。
我转过身,向前迈了一步。薄太后看着比以往好些了,只是唇色苍白如雪,让人忆起冰凉的青铜剑刃。
脚步声渐远,薄姬的身子仿佛在轻微颤抖,她自管自地说:“桑儿,代邸本该任你随意进出,我得知此事就赶来了。是我的过错。
“都是我的缘故......你受苦了。”
我摇摇头,恭敬地行礼。
“我当日就责了子恒。你留下来,他实在不应疑你。子恒与你......”薄姬嗓音愈低,“过几天是上辛日,让他送你些什么,好不好?你不是喜欢......”
她低微的咳起来,目光轻轻软软的,有些可怜。
换作刘恒,大概也猜不中我的喜好,她无需进退维谷。
“谢过太后。我的女使已归,便足以了。”我不由答道,“只愿王上查明事实,服众心安。他的一言一行,我铭记在心。
“太后的旧病未愈,请回南院吧。慢一些走。”
寒风萧索,薄姬的发丝绾成垂髻,周身素淡,几乎无一饰物,惟有翘起竹丝的长簪子。我忽觉自己很不近人情,将她拒之门外似的。
恍惚间,我慌忙垂眼,思绪不禁落至回心转意的地步。
她仍旧在咳,压抑着不发出声响。我伸手欲扶,指尖差一点距离,忽被握住了。
侍从搀过太后。
此一别,这样的距离下,刘恒身上熟稔的兰草香消散殆尽,惟剩跨越遥远风雪的寒意。
掌心刺痛,手腕似一瞬悬浮。我没费什么力就挣开了。
刘恒平和地开口道:“母亲,听樊少子的吧。天太冷了,你受不得寒。”
又来了,他这若无其事的语气,像失去涨潮的、寂静的死海。
我心底蒸腾起惶惑。薄姬咳得狠了,万一旁人看来,我仅仅淡漠地旁观,那刘恒这层猜疑的屏障,不知又加固到何处去。
“大王,你终于......”薄太后回首,透出些许不安,“你给桑儿说,快些......去何处了,怎么查的。”
自登车的那日,我初次见她,她似乎就希望刘恒与我好好的,和睦又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