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说和女作家之战
Dawn Dorland与Sonya Larson恐怕都未曾预料,她们之间的恩怨纠葛有一天会成为美国社交网络上最受欢迎的八卦故事之一,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中文用户也被深深吸引,像追剧一般热烈讨论着二人关系的走向,试图从细枝末节里挖掘出更多内幕,以评判她们的人格与作品。
最先挑起所有人好奇心的是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万字长文,题为《谁是糟糕的艺术朋友?》(Who Is the Bad Art Friend?),网友@潘萌SoPhia在《肾、小说和女作家之战》中梳理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原文以一波三折的口吻讲述了两人长达6年的交锋,一切的起因与一颗肾有关。
。
在这里,捐肾/行善的道德争议、小说自由创作的边界,以及身份政治在美国公共舆论空间发挥的作用等话题互相缠绕又互相撕扯,仿佛一个我们今天动荡暧昧的网络政治生活的切面。
以下是微信用户@潘萌SoPhia对本事件的梳理和阐述,原文连载于微信公众号:LA走神记:
---
最近两周,比所有美剧和电影加起来都更让我沉迷的,是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
上周我刚从夏威夷回到家,小椅子就发给我的一篇NY Times上的文章Who is the bad art friend? 文章很长,音频都要念一个小时多。车马劳顿,我原本打算看个开头就先睡,结果欲罢不能一路看到半夜三点!第二天还在Twitter上把相关人士的后续发言,网友热评翻了个遍。
然后发给颜歌和其他写东西的朋友,大家也都是一头栽进去,而且情绪高涨,不停在讨论。总之,凡是接触到这个故事的人都被它所包含的复杂元素深深吸引住了,值得探讨和挖掘的角度可以给各大播客节目提供三期素材。我试着用尽量简化(也简不到哪里去)的方式大致说一下这个故事,其中主要包含了一颗肾,一篇小说,和两个女作家。
PART 1
女作家1号Dawn Dorland,是一个出生贫困,童年吃过很多苦的白人女作家,虽然MFA creative writing毕业之后并没有真正出版过作品,也一直在洛杉矶教写作班。
2015年夏天,30多岁的她做了一件人生大事,她决定捐出一个肾。捐肾当然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Dorland的捐法更加特别,她不是捐给亲人或朋友,认识的人,甚至都不是一个具体的陌生人,而是叫nondirected donation,意思就是当她捐出自己的肾的时候,她并不知道会是谁得到,而是类似进入一种库存或捐赠链,然后再由专业医生来评估协调看最后会把这颗肾分配给谁。
(这种形式对我来说真是第一次听说。)
捐肾也不是说躺下就割的,在准备手术和各项检查的过程中,Dorland想小范围地分享自己这一路的心情,于是她就在Facebook上拉了一个私人组群,里面邀请了一些家人朋友,其中也包括她在波士顿Grubstreet写作中心的一些共事过的作家同行朋友。
每次她发帖更新进展,大家就会点赞啊,赞美她鼓励她,当然也有不出声潜水的。
手术成功之后,Dorland还写了一封信给未来未知的获赠者(记住这封信,后面有用)也发在她的私人群里。信的大意是,因为她的童年时代充满创伤,并没有跟亲人特别亲,所以对她来说,自己的器官能帮助到一个陌生人就像捐给家庭成员一样有意义,在准备捐赠的整个过程,她都靠着想象着获赠者日后康复的样子坚持下来的。以及一些祝福的话。
很幸运的是Dorland的肾没有白白等在冰柜里,很快就匹配到了一个合适的获捐者。她后来还去见了这个人和他的家庭,其乐融融照了相。
Dorland也把当时的这封信公开po在私人组群之外的地方,到了捐肾一周年的时候,还去参加了公益活动做演讲什么的。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在她私人组群里的朋友突然问她,我看到群里的Sonya Larson在个活动上读了一篇她写的小说,也是讲捐肾的,是不是受你的事情启发的呀?
Dorland有点懵。因为在她的印象中,Larson从来没有回复点赞过她在群里写的任何内容,而且几个月前她去参加Grubstreet年度聚会的时候,感觉Larson和她的好朋友们(他们有一个作家小团体叫Chunky Monkeys,其中还有近两年很火的华裔作家Celeste Ng,作品《小小小小火》被拍成美剧)也都没怎么关心过问过她捐肾的事,她还挺失落的。
怎么会突然就冒出篇捐肾小说呢?
PART 2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女作家2号,Sonya Larson,她是一个少数族裔作家,母亲是华裔,父亲是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