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状元张祥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家乡的妻子孟珠他也是爱的,只不过当更大的利益摆在面前的时候,他没有理由拒绝。说白了,他是一个永远把自己的利益,摆在最前面的人。
当临安府丞相的女儿秦玉属意于他,权衡利弊之后,他给孟珠写了一封分手信,信中的话说得婉转又决绝,给自己留足了余地。最后还说什么“三生有幸遇见孟珠,纵然悲凉也是情”。
收到分手信后的孟珠,当真是被一盆凉水浇透,浇了个透心凉。孟珠曾经想过张祥高中以后会接她到临安府,想不到盼来的是一封分手信。孟珠也不是一个哭哭啼啼的懦弱之人,她看了分手信后也给张祥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同意分手,说不阻碍张祥的前程,让他安心做丞相家的女婿。同时孟珠在信的末尾写道:“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回复张祥之后,孟珠就打定主意到临安府讨生活。她倒不是为了挽回张祥,而是想有机会看看张祥,抛弃她之后会不会过得更好?她不希望张祥离开她之后能比她过得更幸福,这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如果一个负心汉的生活过得比原配还要好,她觉得那一定是老天不长眼也不公平。
孟珠是一个行动力极强的人,跟张祥在一起的时候,她是一个贤妻。但是现在被抛弃的她,感觉自己内心更加强大了。深埋在骨子里的那种不服输的性格,让她遇弱则更弱,遇强则更强。
还好以前的孟珠省吃俭用,去临安府的银两是够的。到了临安府,靠什么谋生呢?孟珠早就想好了,在花市上先寻个空地卖花,所费银两不多。春光将暮,百花尽开,孟珠以马头竹篮盛放牡丹花、芍药花还有海棠花等等,歌叫于市,买者纷然。这孟珠啊虽然一身布衣,但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再加上她卖的花新鲜价钱又公道,所以不久就积累了一些老主顾。这孟珠,还真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手,无论谁来刁难,她都是客客气气的,所谓“和气生财”,她深谙这个道理。即使有人再三压价,或者欺负她是一个女子,她都是有理有据笑脸相迎。这几日,她听说有人从洛阳买了牡丹花带回临安府栽培,以“接花为业”,成为“花户”,孟珠也是特别感兴趣,并从中嗅到了商机,准备银两积攒够了,就到洛阳跑一趟。然后还要在临安府,租几亩地栽培牡丹花。心中有了计划,孟珠做起事来也是有条不紊,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她。
之所以看好牡丹的栽培,是因为洛阳牡丹文化的深厚,得益于各阶层观赏的便利。你看临安府,寺院、公园、私家花园都有洛阳牡丹的身影,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有机会观赏到洛阳牡丹。临安府的洛阳牡丹最盛的地方,有张嘉园、棠立坊,长寿寺东街和郭令宅等等,花落乃罢。有人在临安府看牡丹,觉得品种还不够多,特意远赴千里去洛阳观赏。有人观赏回来之后写诗云:醺醺醉,不知明日,何处度朝晡。洛阳,花看了,归来帝里,一事全无。
孟珠的计划是,要把洛阳牡丹的品种,全部都引进到临安府栽种。孟珠的祖上就是花农,到了她爷爷这一辈,她耳濡目染也学习了不少技术。孟珠到了洛阳之后,了解到以姚黄和魏家花最为著名。姚黄一嫁接枝值五贯。要知道洛阳一斗米大约50文,按照现在一斤米3块钱计算,大约是4020元,简直是天价。因此洛阳人极为珍视姚黄,不想外传。孟珠找到了洛阳当地拥有姚黄最多的种植大户陈升记,应聘到他门下打工。
孟珠吃苦耐劳不惜力,很快就得到了陈升记的嘉许。这陈升记无儿无女孤寡老人一个,到了后期他就把孟珠当成自己的女儿了,孟珠认他做“干爹”之后,陈升记更是把种植姚黄的技术,悉数传授给了孟珠。孟珠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遭遇,悉数说给陈升记听,并说了自己回临安府的打算。陈升记听完孟珠的遭遇甚是同情,表示一时半会还不想离开洛阳,等他想离开时自然会去寻孟珠。陈升记还让孟珠放心,说他还等着孟珠给他养老送终呢。拜别了陈升记之后,孟珠回到临安府租了5亩地之后又雇了两个园丁,把姚黄花苗种了下去。种植的过程,孟珠全程都盯着,掌握每亩地合适的播种密度蛮要紧。如果将姚黄播种得过于密集,那么在牡丹花生长的过程当中,它们会对彼此的生长有所妨碍。孟珠告诫两个雇工,姚黄花苗每亩播种量,应该在4斤到5斤之间。
孟珠雇的两个园丁本分又勤劳,给孟珠省了不少心。他们俩让孟珠操心卖花的事,这边种花的事就交给他们。要说他们这么体恤孟珠是有原因的,不光因为孟珠是他们的老板,更因为他们听说孟珠被家乡的郎君抛弃了,所以才背井离乡来到临安府讨生活。一个被郎君抛弃的女人,怎么看都是可怜的,能帮一把是一把。再说了,孟珠对待他们俩也是很亲切,从来没把他俩当成雇工来使唤,而是任何事情都有商有量。
也是奇怪了,别人种植姚黄是千难万难,而在孟珠手里,这姚黄就像是懂得孟珠的心思一样。像金丝姚黄初开时是鹅黄色,盛开时是金黄色,花开高于叶面,开花整齐,花形丰满,光彩照人。而且它的气味清香,有的花面竟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