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四章 案情分析
第二天,等刑警支队的警察们上班时,就看到张宇睁着一双通红的眼睛,盯着办公室中的白板发呆。 而白板上,此时正贴满了案件照片,还写了好几个关键字。 有同事好奇地凑过去,却是皱眉。 上面的照片太熟悉了, 那是去年发生的一件分尸案,到现在死者也没有被确定身份。 因为被捆在渔网中,并绑上泡沫板的死者已经完全化成了一具白骨。被发现时,刚刚下过一场罕见的大暴雨,死者沿着街道,也不知被冲了多远, 同时也冲刷掉了所有的痕迹,连沿途监控都没有拍摄到可疑身影。 死者骨骼没有外伤,更无病变, 单从腐化程度看,应该死亡时间超过半年。偏偏软组织完好,从钙化程度看,又好像死了没有多久。紫外荧光照射横截面,还很新鲜。 在找不到头颅的情况下,能判断死者为女性,死亡时年龄在35岁左右,身高一米六五,有生育史,分尸手法并不专业,应该是锯子和斧头,且尸体经过了冷冻。可只凭借这些, 连死者的死亡时间,死亡方式,具体面貌都不能确定。 也因此, 在调查了近期所有的失踪报案, 无一能与骨骼对上的时候, 调查陷入了僵局。 没想到, 今天,张宇又重新将这件案子摆上台面了。 等全员到齐,大队长秦森也捧着个泡着浓茶的茶杯走了进来,对张宇点了点头。 后者便将《杀手日记》前三章的文字截图发到了微微群里。 总共几千字,看完也就几分钟,看大家都看了,张宇才问道:“大家有什么想法?” 其实,在看小说的期间,就有人不断地显示出了惊讶神态,并不停地瞄着面前的白板。 “我刚刚上网查了一下,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梅谦,难道他与抛尸案也有关?可不对啊,案发时他还在看守所,根本没有作案时间。”李晨积极地举手。 “他不是重伤了吗?这种情况还能写书,可够敬业的。”有人小声地嘀咕道。 “他既然没有作案时间,又是从哪里得到了细节?要知道这件案子的消息可是一点都没外露。” 张宇和秦森对视一眼,才点头道:“不错,如果能确认梅谦就是凶手,咱们上班的第一件事就不是开会,而是拿着搜查令去四季花园了。”说话间,他拿起了炭素笔,现在白板上的“时间”两个字画了个圈。 “小说中的时间是8月14日,其实与案发差了六天,真正的抛尸时间是8月20日,不过有一点非常准确,就是暴雨。”说着,他在时间的下面写下8.20,又写下“暴雨”两个字。接着又圈上“地点”两个字。 “梅谦小说中的下关区明显是虚构的,但咱们辖区内,地势低的地方仅有几个,这便缩小了排查范围。” “等等!”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咱们凭着一个小说寻找凶手,是不是有些太过儿戏了?” 张宇笑了下,解释道:“尽管我也感觉很扯,但书中多处细节与案件吻合。不知道他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是查到线索也好,胡编滥造也罢,却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破案思路。” 然后,他在“处理尸体”上面画了圈,并拉了个箭头,写下“蝇蛆”两个字。 又慢声道:“尸体的处理方式,与法医推测基本上一致。凶手杀人分尸后进行了冷冻,将肉从骨骼上用刀剔下,残余部分,则交给蝇蛆腐蚀。这也是死者腐败程度与法医推测时间对不上的原因。” “而我所谓的破案思路,则在于书中的一段描写。首先,凶手肯定是老住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监控没有拍到身影的原因,他熟悉附近的所有地形和监控设施,加上大雨,很容易逃过监控。而且,小说中也重点描写了捆绑尸体的渔网,这就不能用简单的巧合来形容了。” “但我们也调查过近几年没有孩子,且女性外出,再无消息的坐地户家庭,毫无收获。” “如果是夫妻全部失踪,又没人报案呢?”张宇反问,又道:“书中有段描写‘我到了他们的新家,度过一个很美妙的夜晚……’这里用了他们,我个人推测,很可能还存在另一名死者。当初咱们初步怀疑是杀妻案,又从失踪报案中核对死者身份,自然是没有结果的。” 接着在死者尸体照片下面写下“佳慧”两字,想了想又画了个问号。又在暴雨下面,写了“十几张照片”,拉个箭头,直接与“佳慧”连接上。 “梅谦的小说,给出了时间、地点,抛尸方式,甚至凶手的杀人动机与心理都有重点描述,我且综合现有线索以及小说内容,做了个侧写。” 顿了顿,他喝了口水,才朗声继续道:“我认为凶手具有以下特征-- 心理方面,凶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