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十七)
“陛下,不可!这时贬淮南王为庶才是真正给其起兵之机!”
满朝一片附和。
“陛下,失了一座县城,崔固未必抵挡不住,无需越国援助。反倒是东南一带,旱灾流民遍地,山匪常年作乱,规模已不小,淮南王既有心援助,不如派兵平匪,也正好借此探他兵力。”
皇帝面色阴沉,扫视殿下众臣。梁风默默站着不敢说话。
最后皇帝还是下旨,命淮南王安抚好越地流民,无需派遣援兵,圣旨末尾加了一句,若淮南王违旨出兵,朝廷即刻贬其为庶人。
梁风第一次见到梁究发这么大火,他从朝殿出来,双腿有些站不住。
“怎么办啊,老李......”
梁风回了一趟王府,忙里挤出了一点空闲。
李晟默半晌,才说:“王爷,必要时候,做将领的,只有为君是从。”
过了几日,拟好的旨意还未下放,又传来消息说淮南王命林怒带兵三万,北上援助崔固,数日前大军已经出发了。
皇帝彻底坐不住了,早朝时不顾阻拦从龙椅下来,对着群臣大喊:
“命他把兵权给朕交出来!”
帝王冕旒荡得纠缠在一起,在寂静的朝殿内发出清脆的碰响。群臣讷讷不敢言。
消息一日一报,林怒似乎毫不介意自己脚程被朝廷的探子发现,先行的五千精骑行进速度竟十分快,最多一个半月就会路过京城。
金延守说,在淮南王明确表露出欲谋上的意图前,朝廷绝不可先行妄动。金丞相请圣上下旨,派一名将军带兵在林怒所经之处设暗伏,一旦发现林怒欲向京城攻来,届时再全力抵挡。
皇帝允了,只是在决定派遣哪一名将军时,大臣们展开了激烈的争执。
梁风不发一言地垂头站着。
军营里有金诚金诺,金丞相为避嫌也不说话。只有十数名大臣你来我往地争辩,到底哪个少年将军最适合与林怒对阵。
这些大臣,有些人实际是金丞相的嘴,代替金延守说话;有的支持崔固,荐崔敬先领兵;有的甚至说让太尉领兵。
梁风也在心里默默判断,觉得不太可能派出金家兄弟或崔敬先,不然若是此战胜了林怒,金延守和崔固在朝中文武两派的地位越发不可撼动了。
但若真在其中选,也只可能是崔敬先,而不是金诚金诺。
争论过后,最终定为贺兰小将军。
然而贺兰小将军今年才十五。
没选他,梁风慢慢把气松下来,才发现嘴里把牙关咬得很紧。
皇帝陷入沉思,金延守这时开口,建议派贺兰小将军领兵两万,太尉坐镇军中,再由金诚金诺与崔敬先为副手辅佐贺兰小将军。
如此一来,军功分散,不管是胜是败,都不会出现独领功劳的人。剩下的兵力给梁风守着京城。
皇帝允了。
梁风什么都没说,一众少年将军接了旨。
十天内紧急筹集粮草辎重,梁风再没空睡觉了。
崔敬先等人一走,军营中只剩几个没什么实权,唯独资历深厚的老兵辅佐他。所有事情一股脑堆来,喘口气的空闲都没有。
八月上旬,贺兰小将军来报说,林怒大军在距离京畿还有百里时,往东边绕了路,似是刻意避开京城,接着才继续北上。
群臣再次激奋了,林怒竟然真的是去援助崔固的!
梁风听到消息,终于松了口气。
且此时,崔固传来捷报,小胜匈奴,信中询问皇帝是否需要追击。
满朝大臣再次展开你争我论,建议止战的大臣占多数。
金延守没说话。
梁风也不言地听着,精神越绷越紧,每日及时察看军报,观察和预测淮南王下一步举动。
没过两日,越国突然传来欲为民清君的呼声。
梁风脑子蒙了一瞬,长时间绷紧的神经被二哥隔空挥来的刀尖斩断,他几乎吐血。
淮南王领兵为民奋起,举刀向京城攻来。
得知这个消息,皇帝反而不怒了,不待朝臣恐慌和争论,当即下旨派梁风带兵抵挡淮南王,旨令内容是杀无赦。
连熬数夜,梁风眼里血丝爬满眼球。
梁究不是在早朝将旨令下发给他的,而是在天禄阁,在母亲与太后的面前。
他跪地仰首,皇帝脸上是隐而不发的肃穆,太后面无表情,母亲在后含泪看着他。
梁风什么都没说,接了旨。
军资早已筹备好,五日后,带兵出发。
他刚离开京畿地带,斥候传来消息,说淮南王四万兵力从西侧进攻,经过莫寒关,另有赵横一路,携五万兵力从正南方进攻京城。
梁风震惊了,二哥竟养了这么多兵!
皇帝紧急下旨调拨贺兰小将军抵挡赵横,再急召崔固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