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各有所忙
赵宝琮命税课司拿来了以往制定的律例,刚翻了翻,便觉得大跌眼镜。
这些律例之古早,甚至能追溯到七代皇帝之前,那时连宁朝都没有分裂。西梁竟然将这老古董用了整整数百年,还在为如今的形势作条条框框。
中原自从宁朝分裂为三国之后便日新月异,开科举兴贸易扩军备等举措如火如荼,各自分庭抗礼。而西梁在塔格沙漠之外固步自封,几乎与世隔绝,早不知中原已经发展成了崭新又陌生的模样,两相比较,西梁便显得封闭得有些愚昧了。
赵宝琮合上书本,揉揉鼻梁,一时不知作何感想。
祖宗之法不能变,让她非议历代律例,她也不敢。但每当她想到北齐商人足迹遍布天下,南唐民间大肆流通珍稀玉器,东隅海上甚至有成建制的官府船队时······那些充盈的财政和强大的军备,使她如何不眼红?
以西梁目前的家底,三大营过去还能数次击退北齐和南唐的进犯,不得不说,是相当的不容易。
钱啊,钱——赵宝琮愁得百爪挠心,烦得心乱如麻。她从小锦衣玉食,对钱向来没有概念,而今她才知道什么叫穷——如今的西梁,已然是穷得拿不出赈灾的银两,做不出更好的武器,也发不出士兵的军饷了。就算是当下把皇宫拆了,把各个家族的油水尽数榨干,恐怕也很难弥补之前留下的财政亏空,更难应付之后的支出。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赵宝琮脑海中浮现——或许,现在的西梁,已经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空壳子了。
只需要一次灾害,一场战争,亦或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导火索,都足以大厦将倾,她成为末代皇帝,不是没有可能。
原本她还对商纪之通商的提议嗤之以鼻,不过现在,她不得不认真考虑起来。
“良夕,商纪之那边怎样了?”赵宝琮向祝良夕问道。她现在急切需要一个智囊的意见,定定心神。
“商纪之到摄政王府拜访了,所说内容,和与你说的大差不差,基本一致。”祝良夕慢条斯理地禀报着,“顾辞并未反对,应该也是在考虑商纪之的提议,我看他的态度,倒更倾向于同意。不过顾辞说了,各州县的官府要在西梁境内拥有绝对的管辖权,不会给北齐商队任何豁免,至于征税,朝廷对当地的矿民可以予以优惠,但对北齐商队则要照常。北齐商队运出西梁的货物,则要交由当地边检司一一检查后方可放行,以绝夹带走私。”
顾辞给商纪之开出的条件自然是苛刻了些,不过也无可厚非,谈判嘛,都是先严后松,没有一上来就露出底牌的。至于后续的推拉牵扯,则要慢慢进行,欲速则不达,她也要更沉稳才是。
“不过摄政王府那里,似乎还有一桩事在头疼。”祝良夕又道,“听说,好像是柯虔出了问题。”
“柯虔?”赵宝琮感到奇怪,“他是灰羽卫侍卫长,做事也沉稳精细,能出什么问题?”
柯虔的来历和身世,祝良夕原本当做个故事,听过了便罢了。但如今看顾辞为此事大费周折,甚至牵涉到了商纪之一行人,便不能不让赵宝琮知道。她将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地讲给赵宝琮,才说道,“柯虔的生死去留不只是他一人的事,既然顾辞执意护他,便少不了要和商纪之萧月白有交涉,真到那时,你这里恐怕也要做好准备。”
果然,赵宝琮皱了眉头,“顾辞素来狼心狗肺,怎么这番倒要情深义重了?为个护卫和萧月白翻脸?若是耽误了谈判大事,影响了齐梁邦交,他可担当得起?”
祝良夕笑了笑,没说话。
“当年他将我逼入死路,未见半分怜悯,对个护卫倒是要豁出命去保护了。”赵宝琮冷笑一声,“虚情假意。”
“薛玄不管怎么说也是我师兄,我与风青也有些交情,他们二人毕竟与萧月白相识不短,我请他们替柯虔求个情,兴许能让萧月白放手也说不定。”祝良夕提议道,“若此事能在朝堂之外解决,便不必你再插手了。”
“管他做什么?”赵宝琮嗔怪地看了祝良夕一眼,“那是顾辞的护卫,是生是死让顾辞自己去折腾,你何必趟这趟浑水?”
“如果我在柯虔这般处境,你也能袖手旁观?”祝良夕笑盈盈地看着她,“你也能眼睁睁地看着萧月白把我抓回去,而在这里无动于衷吗?”
赵宝琮愣了。半晌,才闷闷道,“自然不能。”
如果换作是祝良夕摊上了这档子事,她是无论如何也要把人留下的。柯虔跟随顾辞日久,或许情分也已十分深厚,顾辞不能放弃柯虔,大概就像她不能放弃祝良夕一样。
这么一换位,她便也体会到了。
“虽说只是些小恩小惠,但我毕竟承过柯虔些许照顾,冷眼旁观,不是个事。”祝良夕拍了拍赵宝琮的肩膀,“当然了,此事终究还是为了你。若是商纪之最终将此事拿到你面前来说,那便更为难了。”
赵宝琮点点头,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了,林焕这几日怎么不见人影?我本想问问他的意见,可他一直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