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常青松
(一)
透明无轨列车飞速穿过津市错综密集的地下道路,车身的气流在隧道中受到挤压,呼呜作响,仿佛地心深处上古猛禽的呜咽。
“写银,下一站,敦华道一号,请准备下车。”
颅内响起电子助手祝鸢的声音,陈写银原本正靠在玻璃上打瞌睡,细微的电波震动将她强制唤醒。
睁眼的动作遭到了眼皮强烈的反抗,她估计自己应该是用力到翻出了个白眼——一方面是因为眼珠子后知后觉有个下沉动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和对面抱着公文包的男人对上眼时,对方分明是在憋笑,且立刻扭开了头。
她扶了扶眼镜,把小憩后复苏的注意力拉回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准备充分利用到站前这一分钟,再次快速复盘会程。
为了今天这场发布会,她已经快一个月没有躺在床上睡觉了。这段时间她丝毫不敢松懈,生怕懒惰酿成的疏漏会让将来的自己后悔。
每回困倦时她就会想起,直属上司都甫部长的提点之言:“只有此战凯旋,她才能对团队有个交代,也对她自己有个交代。”——人事高层对于她晋升软体机器人研发部副部长资格的评估,50%的分数就押在这次的成果展示上。
祝鸢再次提醒:“写银,到站倒计时十秒。”
她合上电脑,提着包起身,向下扯平西装外套后摆,又把眼镜腿下撇开的一缕头发仔细捋回原位,对着玻璃倒影确认自己的着装和头发没有纰漏。
隧道尽头的光点逐渐放大,列车头一跃而出的瞬间,车厢玻璃自动调暗了颜色,及时遮挡住了钻出地面时骤然强烈的光照。
随着玻璃颜色一点点恢复透明,乘客自然适应了明亮的光线,玻璃外的情景也原色呈现——辽阔绿地和人造蓝海,天地中央铺设着白石砖的敦华道,以及伫立在恢宏的道路尽头的一幢中轴对称的摩天楼,即敦华道一号,敦华资本集团有限公司的天际大楼。
由于敦华资本已屹立不倒近百年,而这座大楼外形类似松树,楼前一条宽阔雪白大道,站在道路这端望过去,透视视角呈三角形,颇像雪山之巅,所以这天际大楼又被叫做雪山常青松。
每当这棵雪山常青松映入眼帘,陈写银都能感觉到面试那天的激动、紧张与无限憧憬,即便至今她已入职三年有余。她深吸一口气,屏息,吐气,再深呼吸,在玻璃门打开前将自己的表情调整到反复练习过的最佳状态——嘴角微扬,眼角下弯,角度克制,眼神明亮专注,职业训练机构的老师说,她这样看起来才足够严谨、专业,同时又不乏亲和力。她亲测有效。
陈写银下车后不久,嵌在侧闸的擦玻璃机器人缓缓滑出车壁,将她在玻璃上留下了一点粉底痕迹擦了个精光。
(二)
雪山常青松一楼大厅,枫糖般金光璀璨的阳光透过穹顶倾洒而下,西装革履、不同肤色的员工有序地通过数十座成列排布的通勤监督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型号不新,还只是配有屏幕、无法移动的方框形状,但非常实用,已在役多年,承担了打卡、安检、人员状态识别、配套服务初步配置等职能。
这里没有闲聊声,只有员工前行的脚步声,以及员工与通勤监督机器人的交互对话:“早啊,陈写银部员,今天感觉如何?”
陈写银习以为常地对那块屏幕微笑:“早,额……我很紧张,但也很激动,还有点胃疼。”
通勤监督机器人屏幕上显示绿色通行箭头:“状态正常,已为您预约胃部医疗服务,可随时至地下六层员工保障部接受看诊。请通行,五十三号电梯可上行,祝您稍后的发布会顺利。”
陈写银穿过那方框:“好的,谢谢。”
她按照通勤监督机器人的提示走向五十三号电梯,祝鸢突然提醒:“写银,距离一号标记人物仅剩十五米。”
闻言,陈写银又理了一遍自己的西装和头发,摸了摸眼睛,扶好眼镜,进入战备状态。都甫三十中后段年纪,少白头,黑白混杂的头发本应显老,在他的拾掇下却像是特意染成的灰色,再配合他时髦的西装和细致的皮肤,看起来非常年轻,五官自带慈眉善目属性。
她走到都甫左后方,郑重道:“部长,早。”
都甫对她点头,和蔼微笑:“早啊。”
金褐色光影闪烁着掠过透明轿厢,右上方的全息数字快速变化。时间被感官拉长,陈写银连呼吸都收着力气。
这时,都甫突然问:“发布会都准备好了?”
“对,开始前我们会再次核查细节的。”
“嗯,不错,你看起来状态很对,一会儿不用太紧张,正常发挥就没问题了。”
“好的,谢谢部长。”
“对了,你们的新型号开放内测了吗?”
“发布会结束后,统一模式机对全公司开放内测,目前已经有一百六十名同事提交了预约申请。其中,随机二十个名额可以进行定制。”
都甫若